长沙失会面,龙阳将叩门。
君行黄鹤楼,我乃桃花源。
裴回遂两月,问讯非一言。
时时得新作,日日思高轩。
宁知竟相失,有抱阙细论。
闻君方被荐,清庙陈玙璠。
而我政落南,空江撷兰荪。
虽云出处异,得以书疏存。
言之有不尽,笔兮还载援。
惟当道情愫,故尔略寒暄。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翃所作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长沙失会面,龙阳将叩门。
长沙:指的是唐代湖南地区,诗人的朋友吴仲权可能当时在长沙。
龙阳:指地名,具体位置不详,这里用来代指长沙。
将:将要,即将;叩门:敲门。意思是诗人即将去拜访吴仲权,准备与他见面。
君行黄鹤楼,我乃桃花源。
君行:指诗人将离开,前往黄鹤楼。
黄鹤楼:位于湖北武汉,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之一。
我乃:我的故乡,即桃花源。
桃花源: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一个理想化的美好世界,象征着隐居生活的理想状态。
裴回遂两月,问讯非一言。
裴回:徘徊不决,犹豫不决。
遂:于是、就。
问讯:询问消息。
非:不是。
一言:一句话。
意思是诗人与吴仲权分别后,已经犹豫了两个月,但仍然没有收到他的问候或消息,只有一句简短的问候。
时时得新作,日日思高轩。
时时:经常。
新作:新的诗作。
日日:每天。
思高轩:思念自己的书斋或书房,高轩意味着高雅的居所。
意思是诗人经常收到吴仲权的诗作,而自己却每天思念着高雅的书斋或书房。
宁知竟相失,有抱阙细论。
宁知:怎知。
竞:争相,争先。
相失:互相失去。
有抱阙细论:抱着书籍,详细讨论。这里的“阙”指的是古代的书桌或读书台,细论则是深入讨论。
意思是诗人并不知道自己和吴仲权之间为何会失去联系,只能抱着书籍,仔细地讨论这个问题。
闻君方被荐,清庙陈玙璠。
闻君:听说你。
方被荐:刚刚被推荐。
清庙: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地方,也是国家祭祀之所,常用来比喻朝廷或官场。
陈玙璠:陈列美玉,这里用来形容人才被朝廷赏识。
意思是听到你最近被推荐进入朝廷,像珍贵的美玉一样受到了赏识。
而我政落南,空江撷兰荪。
而我:我和你。
政落南:政治生涯在南方结束。
空江:空虚的江流,象征仕途无望。
撷兰荪:采摘兰草和荪草。
意思是我的政治生涯在南方结束了,就像空虚的江流一样。
虽云出处异,得以书疏存。
虽然:虽然如此。
云: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说”。
出处同上。
书疏:书信,这里指书信往来。存:保留。
意思是尽管我们各自的出处不同,但我们依然能够通过书信保持联系,保留彼此的感情。
言之有不尽,笔兮还载援。
言:说话。
之:这,指示代词。
有不尽:有说不完的话。
笔兮还载援:笔(指书信)啊,还要承载着援助。
兮: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
惟当道情愫,故尔略寒暄。
惟当:应当。
道情愫:表达情感。
故尔:因此,所以。
略:简略,这里指稍微。
寒暄:寒暄是旧时客套话,这里泛指问候的话语。
意思是我们应当表达我们的真挚情感,所以我在这里稍微地提一下寒暄的话。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方式。通过对比诗人与朋友的境遇,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对友谊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