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昔介庵老,视我犹子弟。
于今于越州,必洒西州涕。
重忆郎中公,契与外氏通。
慨我未知学,一见宁发蒙。
公于介庵老,笔砚相亲友。
而于郎中公,学问躬授受。
与我非素交,有儿仍甚愚。
辱公收教之,举俗有是夫。
辱书示深眷,未报无加谴。
平日但闻风,今朝真识面。

诗句翻译

  • 忆昔介庵老:回忆起过去,在介庵的老友。
  • 视我犹子弟:看待我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
  • 于今于越州:如今我在越州的这段时间。
  • 必洒西州涕:一定会像为西州的人送别时那样流泪。
  • 重忆郎中公:再次回忆起那位郎中公。
  • 契与外氏通:与我们家族的外姓人建立了友谊。
  • 慨我未知学:感叹我尚未懂得学问。
  • 一见宁发蒙:第一次见面,就让我茅塞顿开。
  • 公于介庵老:你曾经是介庵的老人。
  • 笔砚相亲友:你和笔砚成为我们友情的象征。
  • 而我非素交:然而我和他们并不是经常交往的老朋友。
  • 有儿仍甚愚:有一个儿子,但他仍然非常愚蠢。
  • 辱公收教之:你接受我的教导,我对此感到荣幸。
  • 举俗有是夫:在世俗中,能有你的教诲真是难得。
  • 辱书示深眷:你寄来的书信流露出深情厚意。
  • 未报无加谴:未能回报你,恐怕你会责备我。
  • 平日但闻风:平日里只是听闻你的名声。
  • 今朝真识面:今天终于见到你了。

译文

想起以前在介庵的老友,他看待我就像看自己的孩子一样。现在我正在越州,一定会像为西州的人为离别而哭泣一样流泪。再次回忆起那位郎中公,他和我们家族的外姓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感叹我尚未懂得学问,第一次见面,就让我茅塞顿开。你曾经是介庵的老人,和笔砚成为我们友情的象征。而我并不是经常交往的老朋友,有一个儿子,但他仍然非常愚蠢。你接受我的教导,我对此感到荣幸。在世俗中,能有你的教诲真是难得。你寄来的书信流露出深情厚意,未能回报你,恐怕你会责备我。平日里只是听闻你的名声,今天终于见到你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回忆过去与郎中公以及他的家人的交流和学习经历,表达了对这位受人尊敬的人的深切敬意和感激之情。诗中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交往方式、学习态度的转变,展示了诗人的成长与变化。同时,诗人对于未能及时报答对方的教导表示了歉意与自责,反映了诗人谦逊的品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知识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