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米最贱,旧说湖南北。
及今身见之,价岂下江国。
此行为米来,对此增叹息。
人谓使君贤,宁虑有失职。
【注释】东南:这里指湖南和广东。旧说:相传古代的传说。
及今身见之:直到如今才亲眼看到。
宁虑有失职:难道还会担心有什么过错?
【赏析】
《呈赵常德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时写给友人赵常德的四首诗。此诗为其中之一,作于大历元年(766)春初。当时杜甫正在成都草堂居住,赵常德来成都,二人相聚甚欢。
首联“东南米最贱,旧说湖南北”是写自己所见,也是对朋友的问候。东南地区,即指四川、湖北一带,这一带的粮食价格最低,这和历史上的传说是一致的。传说中说,南方多雨,北方干旱,所以南方产粮多而便宜,北方产粮少而昂贵。
颔联“及今身见之,价岂下江国”,意思是:现在我才亲眼看到,南方产粮的确比北方便宜得多啊!“江国”指江西,因为江西一带水网密布,气候湿润,粮食生产较好。
颈联“此行为米来,对此增叹息”是说自己从南方运米到北方,感叹两地的气候差异之大,以致粮食不能互通有无。
尾联“人谓使君贤,宁虑有失职”是劝慰友人,说人们认为您贤明能干,又怎么担心会有什么过失呢?“使君”是对朋友的尊称。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于粮食流通问题的思考和担忧,体现了杜甫关心民生疾苦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