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君在太学,有类如何蕃。
仁义积诸身,诸生知所尊。
今君为主簿,又类习凿齿。
不仁荆州士,四海名未已。
谁云斗水浑,可养横海鳣。
涧壑虽阻深,松桧能参天。
群公顷争荐,亦既升初秩。
似君许人物,岂计一阶级。
圣朝开文馆,政为时育才。
似君此风骨,咫尺斯蓬莱。
而我独何者,瓦砾偶居后。
纵加刻画工,未救无盐丑。
古人重交契,今人顾不然。
愿君保金石,勿为燥湿迁。
饮君一卮酒,属君千万寿。
更欲拘君船,江头已无柳。
诗句解析
1 “往君在太学,有类如何蕃。”:此句表达了对吴共叔师礼的敬重与尊敬他的学术成就。”太学”指的是古代的最高教育场所,强调了他在学术上的成就。
- “仁义积诸身,诸生知所尊。”:这句强调了吴共叔师礼的品德和学识,使其成为学生心中的榜样和尊重的对象。
- “今君为主簿,又类习凿齿。不仁荆州士,四海名未已。”:通过比较,诗人指出吴共叔师礼虽然担任主簿这样的职位,但他的行为仍然与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习凿齿相似——一个以不仁著称的人物。这表明了诗人对吴共叔师礼行为的批评。
- “谁云斗水浑,可养横海鳣。”:诗人用比喻的方式批评了那些认为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才华来改变命运的人。”斗水”指的是清澈的水,而“横海鳝”则是生活在大海中的大鱼,这里用来比喻那些有能力却缺乏道德或仁爱的人。
- “涧壑虽阻深,松桧能参天。”:虽然生活环境艰苦(如涧壑),但像松树一样坚韧和高耸。这句话赞美了吴共叔师礼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都坚韧不拔,能够克服并取得成功。
- “群公顷争荐,亦既升初秩。”:这里描述了一群官员争相推荐吴共叔师礼的场景,暗示了他的才能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重视。
- “似君许人物,岂计一阶级。”:诗人认为像吴共叔师礼这样有才德的人,并不应该计较个人的职位高低,而应该更加注重他们的德行和贡献。
- “圣朝开文馆,政为时育才。”:在宋朝时期,皇帝设立了文馆来培养人才。这句表达了对当时政治环境的赞赏,认为这种环境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 “似君此风骨,咫尺斯蓬莱。”:诗人将吴共叔师礼比作蓬莱仙山,形容他有着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品质,就像仙境一般不可企及。
- “而我独何者,瓦砾偶居后。”: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处境与吴共叔师礼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认为自己像是被忽视的瓦砾,地位低下。
- “纵加刻画工,未救无盐丑。”:即使有再好的雕刻技巧,也无法掩盖一个人的本性。这里的“无盐”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丑陋或者品行不好。
- “古人重交契,今人顾不然。”:诗人感叹现在的人们不再重视友谊和诚信,与古代的人们形成了鲜明对比。
- “愿君保金石,勿为燥湿迁。”:这是对吴共叔师礼的一种祝愿,希望他能保持其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品格不变,不被外界的环境和诱惑所改变。
- “饮君一卮酒,属君千万寿。”:这是一种祝福,希望吴共叔师礼能够长寿健康。
- “更欲拘君船,江头已无柳。”:表达了诗人想要挽留吴共叔师礼的愿望,但无奈江头已经没有柳树了。
译文
往君在太学,有类如何蕃。仁义积诸身,诸生知所尊。
今君为主簿,又类习凿齿。不仁荆州士,四海名未已。
谁云斗水浑,可养横海鳝。涧壑虽阻深,松桧能参天。
群公顷争荐,亦既升初秩。似君许人物,岂计一阶级。
圣朝开文馆,政为时育才。似君此风骨,咫尺斯蓬莱。
而我独何者,瓦砾偶居后。纵加刻画工,未救无盐丑。
古人重交契,今人顾不然。愿君保金石,勿为燥湿迁。
饮君一卮酒,属君千万寿。更欲拘君船,江头已无柳。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吴共叔师礼的敬仰和期待之情。整首诗通过对吴共叔师礼的赞美和对其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友情和对朋友的期望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