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鸡号何多,邻犬吠愈悍。
初迷纸窗隙,旋失布衾暖。
呼童户先启,走报雪且满。
为言果羞明,若尔真待伴。
须臾起孩稚,次第及衰懒。
索衣乱襦裤,取酒忘濯盥。
试观尚零落,骋目迷间断。
青黄倏衰白,陵谷置平坦。
灞桥欠驴蹇,剡曲无棹短。
有兴不可乘,摅词讵能诞。
晨起观雪
荒鸡号何多,邻犬吠愈悍。
初迷纸窗隙,旋失布衾暖。
呼童户先启,走报雪且满。
为言果羞明,若尔真待伴。
须臾起孩稚,次第及衰懒。
索衣乱襦裤,取酒忘濯盥。
试观尚零落,骋目迷间断。
青黄倏衰白,陵谷置平坦。
灞桥欠驴蹇,剡曲无棹短。
有兴不可乘,摅词讵能诞。
【注释】
- 荒鸡:指鸡叫。
- 邻犬吠:指狗吠。
- 纸窗隙:窗缝。
- 布衾(qīn)暖:指被褥温暖。
- 呼童:招呼孩子。
- 灞桥:地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东。
- 剡(shàn)曲:地名,在今浙江省绍兴市。
- “有兴”二句:意谓自己虽有兴致,但因年老体衰,不能骑马。
- “须臾”两句:意为孩子们一会儿就都起来玩耍了。
- 索衣:找衣服。
- 濯(zhuó):洗濯,洗涤。
- 青黄倏(shū)衰白:意思是说青色、黄色很快地变白了,比喻时光易逝,年华易老。
- 陵谷:山陵和山谷,比喻世事变迁。
- 灞桥:灞水之滨。
- 剡(shàn)曲:剡溪的转弯处,这里泛指水流曲折的地方。
【赏析】
此诗写诗人早起观雪时所见所感。全诗以“雪”字贯穿,首尾呼应,结构谨严,用典自然,不露斧凿痕迹。
开头两句写天将大亮之时,听到邻居的鸡叫,看到犬吠声。这是黎明时分的动静,给人以新的生机之感。三、四句写清晨起床,发现窗缝中的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进来,被窝里的棉衣也变得温暖起来了。五、六句写诗人叫孩子去报告雪景,而孩子却跑回来报告说雪下得越来越大了。七句写孩子的话让诗人感到惭愧——如果这样大的雪,自己怎能一个人独处呢?八句承上启下,写孩子们起床后各自忙碌起来,然后到外面去玩去了。九、十句写诗人披上衣服出去察看雪景,发现雪已经积得很厚了。十一、十二两句写诗人出来后,见孩子们跑来跑去,有的跑在前面,有的可能在后面,有的还坐在屋檐下玩着雪仗。十二句写孩子们玩得高兴极了,连洗脸刷牙都忘记了。十四、十五两句写诗人看孩子们玩得起劲了,便进屋去拿酒喝。十六、十七两句写诗人端起酒来正要喝,忽然想到雪景很美,于是又端起酒杯去看了好一会。十八、十九两句写诗人走出门外,只见院子里的树枝上挂着晶莹的积雪,地上积满了雪,就连山坡上的小道也被雪覆盖了。二十、二十一两句写诗人走到灞桥边,看见那匹驴因为雪下得太大而走不动了;再走到剡溪边上,又看见那船因为水太深而划不动了。二十二、二十三两句写诗人感叹自己没有骑马的机会,只好作一首《雪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了。二十四、二十五两句写诗人想骑上驴或船去赏雪,却又觉得那样太累了。二十六、二十七两句写诗人看着孩子们一个个离去,自己也该回家休息了,于是回到屋里去换好衣服躺下休息了。这首诗是一首咏雪诗,作者通过描写雪前雪中雪后的景色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全诗构思巧妙,语言精练,对仗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