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我过此暑正薄,是时此亭亦新作。
竹移不问醉与迷,柯叶一敷无病箨。
今兹再来毒热新,客尘昏昏能病人。
正思一坐此亭上,骇俗宁待徵龙鳞。
世将大热比酷吏,亦以清风喻君子。
公凉何止一庭中,寒露清冰遍闾里。
嗟我行色一何迟,不及亭成分韵诗。
竹溪之逸故难著,竹林之贤容可追。
【注释】
①亭:即邀亭。②竹移:指竹子生长。③柯叶:指树木的枝叶,此处指竹林。④病箨:竹笋初生时,其外皮为青色,称为青箨。后来逐渐变老,变为黄色,称为黄箨。⑤征龙鳞:指皇帝召见贤人。⑥大热:这里指酷暑难当。⑦清风:清高正直的品格。⑧公凉何止:公凉爽不止于一室之中。⑨寒露清冰:形容秋夜清凉。⑩嗟我行色一何迟:感叹自己行程匆匆。11竹林之贤容可追:指竹林中贤士的风范是可以效仿的。
【赏析】
《题沈临江邀赐亭》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宋神宗熙宁四年(西元一〇七一年)夏,当时作者在江宁(今南京)任签书风雷使司公事,正在赴官途中。
此诗首联“昔我过此暑正薄,是时此亭亦新作”,意思是说,以前我来过这里的时候,天气正好,没有这么热,那时这个亭子才刚刚建好。
颔联“竹移不问醉与迷,柯叶一敷无病箨”,意思是说,竹子移动了位置,但我并不关心它是否醉了或者迷失了方向,因为我知道它只是暂时的,很快就会恢复原样。
颈联“今兹再来毒热新,客尘昏昏能病人”,意思是说我这次来的时候,天气更加炎热,我感到非常疲惫和不适,就像被尘世所困扰一样。
尾联“正思一坐此亭上,骇俗宁待徵龙鳞”,意思是说,我现在就想在这里坐下来休息一下,享受一下这里的清凉和宁静,这比等待皇帝的召见还要难得。
这首诗以亭子的变迁为线索,通过对亭子的不同状态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通过对比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现象和人性的复杂性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