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云忽作空中起,坐觉相顾移表里。
儿曹厌静欣聚落,数问篙师行几里。
人生到处如燕鸿,南北故怜无定耳。
有时相与说旧游,此味犹如蠹书纸。
秋风日夜催落水,我鬓半霜那足倚。
况堪忽忽新悼亡,忍并高山对流水。
陈侯于我四海人,气合能同旧州里。
向来风雨懒出门,今乃江程劳玉趾。

【注释】

明叔:指郑明叔,作者的字。永和:地名,在今浙江省温州市。炮云:云气如炮火般升腾。坐觉相顾移表里:坐船时,感觉彼此间的距离在缩短。表里:比喻距离。儿曹:孩子们。厌静喜聚落:讨厌清静,喜欢聚在一起。数问篙师行几里:多次向船夫询问走了多少路。人生到处如燕鸿:人生四处漂泊就像燕子飞翔。南北:这里泛指四方或各地。故怜:所以同情,爱惜。有时相与说旧游:有时相互讲述过去的事。说旧游:回忆往事。此味犹如蠹书纸:这种味道如同蛀虫咬过的书籍一样。蠹书:蛀书的书虫,即“蠹鱼”。

【赏析】

《明叔同舟见别于永和》是宋代诗人郑思肖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写景起兴,借描写江上送别的景色抒发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质朴,情感真挚自然。

首联点明送别的时间、地点及送别的人。“炮云”句,写江天云色变化,烘托出送别的悲凉气氛。二、三两联,由远及近,从对方写到自己,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意。“人生”两句,用典,化用了晋陆机《日出东南隅行》中的“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的句子,表达了对友人飘零不定、无法团聚的惋惜之情。四、五两联,由近及远,由己及人,进一步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尾联则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因朋友去世而悲痛欲绝的心情。

这首诗是郑思肖送别朋友时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比喻,将景物人格化,把抽象的感情具体化,使读者能够形象地感受到诗人内心复杂的感情变化,从而产生共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