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不雨至于腊,北风忽来吹作雪。
竹头抢地何肯低,梅面著沙终自洁。
书生好奇甘忍冻,屡起推窗探云物。
虽然亦有过计忧,忧怕水仙重蜕骨。
诗句释义:
- 十一月晦日欲雪:“十一月”指的是农历的十月,因为农历的月份是根据月亮的盈亏来划分的。“晦日”是指阴历的最后一天。“欲雪”意味着即将有雪。
- 九月不雨至于腊,北风忽来吹作雪:“九月不雨”指的是九月份没有下雨。“腊”在这里指的是农历十二月,因为腊月是冬季的结束。“北风忽来”指的是突如其来的北风。“吹作雪”意味着北风将带来雪花。
- 竹头抢地何肯低,梅面著沙终自洁:竹子的尖端被风吹得摇动,但并不低下,象征着坚韧不屈的精神。梅花的表面被沙子覆盖,但它依然保持清洁,象征着纯洁无瑕的品质。
- 书生好奇甘忍冻,屡起推窗探云物:书生因为好奇而愿意忍受寒冷,多次起床推开窗户去观察天空的变化。
- 虽然亦有过计忧,忧怕水仙重蜕骨:尽管有过担忧(担心天气变化),但是仍然担心水仙花(象征美好的事物)会再次凋谢(蜕骨)。这里的“过计忧”指的是对天气变化的忧虑,“重蜕骨”则是指水仙花的重生,暗示着美好事物的循环和重生。
译文:
九月没有下雨,到了腊月,突然一阵北风吹来,带来了冬天的第一场雪。竹子的尖梢被风吹得摇摇晃晃,但绝不低头,梅花的表面被沙子覆盖,但它依旧保持着清洁。书生因为好奇而愿意承受寒冷,多次起床推开窗户去观察天空的变化。尽管有过担忧,担心水仙花会再次凋谢,但是仍然担心它的美好品质无法永久保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现象的敏感和观察力。通过对竹子和梅花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坚韧不屈和高洁品质的追求。同时,诗人也表现出了一种乐观的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能保持内心的坚定。此外,诗中还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保护,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美好品质的深刻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