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道衡州远,而今又广州。
埙篪君膝下,风雨我蛮陬。
至矣贫而乐,谁云富可求。
斯文失张吕,吾道属朱刘。

【注释】

已道:已经说过。衡州:地名。广州:地名,在广州做官。埙篪:乐器名。君膝下:指潘文叔。蛮陬:西南少数民族的聚居区。至矣:语出《论语·里仁》:“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而乐:语出《论语·述而》:“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斯文:这里指文化、学问。张吕、朱刘:都是人名。

【赏析】

这是一首自述为官清廉、乐于贫困的生活态度的诗。全诗以“道”、“乐”、“求”、“失”四字为主线,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政治的态度及价值取向。

开头两句:“已道衡州远,而今又广州。”言外之意就是自己曾经在偏远的广东任职,现在又回到繁华的京城了。这两句既写自己仕途的变迁,又暗寓自己对朝廷的不满。从表面上看来,似乎只是简单的叙述了自己的经历和变化,实际上却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诗人用“已道”和“而今”作比照,表明了自己曾经远离京城,现在又回到了京城,从而抒发了诗人对朝政的不满情绪。同时,这两句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现实状况。

第三句:“埙篪君膝下,风雨我蛮陬。”这句诗的意思是说,潘文叔就像我的亲人一样,他在我身边就像我的亲人一样。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潘文叔比作自己的亲人,既表现了他对潘文叔的深情厚谊,也表达了自己对潘文叔的感激之情。

第四句:“至矣贫而乐,谁云富可求。”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真正贫穷的人是快乐的,谁说富贵可以追求呢?在这里,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追求简朴、快乐的生活方式。他认为,真正的富有不是金钱、地位,而是内心的满足和快乐。这种观点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最后一句:“斯文失张吕,吾道属朱刘。”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失去了文化传承的人啊,我的主张属于朱光庭和刘子玄。在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文化的珍视和重视。他认为,只有通过文化才能传承和发扬自己的思想主张。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述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和价值观。他主张简朴、快乐的生活方式,追求文化传承和个人品德的提升,这些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