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更题舆,才分刺史符。
循良重他选,途辙讵常拘。
不但治文牍,要令歌裤襦。
戚休颦笑里,无或谓民愚。
【注释】
百里:指一县。更题(tī)舆:改换车马。才分刺史符:只是分到刺史的任命文书。循良,遵循良法。重他选:另选贤能。途辙,即路轨,比喻官道。讵(jù),岂。戚休颦笑里:指在忧愁与喜乐中。戚休,忧愁和喜悦;颦,指皱眉;笑,指微笑;里,同“礼”,这里表示态度。无或谓民愚:不要以为老百姓愚蠢。
【赏析】
《送周袁州赴镇三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诗作之一。这是一首饯别诗,诗人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情感。这首诗语言平易,情意恳切,是唐人赠别诗中较为成功的一篇。全诗四句,写离别之意,言简意深。前两句说,百里县令换了新差;后两句说,要任人唯贤,不拘成见,不要以为百姓愚昧。
第一句“百里更题舆”,意思是说县衙里换了一辆新的车了,这一句看似平淡,其实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县衙里换了新车,说明新任官员已经上任,而诗人此时也即将离开。
颔联“才分刺史符”,意思是说刚刚分到了刺史的任命文书。刺史,相当于现代地方的行政长官,负责一个地区的政务工作,权力较大。
颈联“循良重他选,途辙讵常拘”,意思是说要任人唯贤,不要拘泥于一种形式或者一种方法,即使走不同的道路也可以达到目的。
尾联“不但治文牍,要令歌裤襦”,意思是说要治理政务,不仅仅要处理文书公文,更要使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幸福生活。
这首七言律诗虽然篇幅较短,但是表达的思想内涵却非常丰富。它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