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巷朝仍拥,寒厅午未开。
人谁送酒直,鸦为致薪材。
已倦除头垢,宁能拭砚埃。
高情蒙枉记,好句数能来。

【注释】

  1. 蕃同:即韩蕃,字同之,唐代著名诗人。五首,指韩蕃的五首雪诗。
  2. 穷巷朝仍拥:在偏僻冷清的小巷里早晨仍然挤满了人。
  3. 寒厅午未开:中午时厅堂还未打开。
  4. 人谁送酒直:谁还送来了美酒?
  5. 鸦为致薪材:乌鸦用来传递烧柴之类的东西。
  6. 已倦除头垢:已经疲倦到头上都起皮屑。
  7. 宁能拭砚埃:哪还有功夫去擦拭砚台上面的灰尘。
  8. 高情蒙枉记:高尚的情感被误认为是虚伪。
  9. 好句数能来:好的诗句会频繁地出现。
    【赏析】
    此诗作于大历(公元766年—779年)初年,是韩蕃晚年所作。韩蕃早年曾因得罪权臣而被迫离开长安,漂泊于蜀中一带,晚年才回到长安。此诗即是他返回长安后所写,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与失望。
    首联“穷巷朝仍拥,寒厅午未开”,写街巷和官署。这两句诗以白描手法,描绘了长安街巷、官署冷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朝廷政治腐败、官场黑暗的愤慨。
    颔联“人谁送酒直,鸦为致薪材”,写人们生活困顿。这两句诗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人们生活艰难、缺乏人情味的情景。这里用“人”和“鸦”两个形象,分别代表人世间的人和自然中的乌鸦,通过二者的对比,深刻揭示了社会现实。
    颈联“已倦除头垢,宁能拭砚埃”,写诗人自己的心情。诗人用“已倦”和“宁能”两个词语,表达了自己的疲累和无奈。这里用“除头垢”和“拭砚埃”两个动作,分别描绘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厌倦和对于学问的执着追求。
    尾联“高情蒙枉记,好句数能来”,写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态度。这两句诗以自谦的言辞,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诗歌创作的自信和乐观态度。这里用“高情”和“好句”两个词语,分别代表高尚的情操和优美的诗句,通过二者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的热情和执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社会的不满和对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能够领略到他的才华和风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