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事别,一说泪滂沱。
帝业虽迁鼎,人心未倒戈。
日光疑白昼,天影愧清波。
背立官塘路,风前慷慨歌。

【注释】

郊行即事四首:作者自号“郊行居士”,“其诗多咏景物,有《郊行即事》诗。

五年前事别:指作者五年前在扬州与友人告别时的情景。

一说泪滂沱:一说是指作者流落江宁(今南京)时与友人的别离之情。

帝业:帝位。迁鼎:比喻改朝换代。

白昼:白天。清波:清澈的水波。

背立官塘路:指作者当时身无分文,只得背对官道而行。

风前慷慨歌:指作者在风中立于街头高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扬州与友人分别后,回到京城所作。诗中通过回忆当年扬州送别的场面,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情思念和对自己身世的感慨。

首句“五年前事别”,点明了诗人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五年前在扬州与友人告别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仿佛就在眼前。这一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又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颔联“帝业虽迁鼎,人心未倒戈”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未来的担忧。尽管国家已经迁都,但是人们的内心依然没有安定下来。这里,“帝业”指的是国家的命运,“迁鼎”意味着国家政权的更迭。而“人心未倒戈”则是指人民并没有真正拥护新政权,而是仍然怀念着旧政权。这两句诗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问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前途的忧虑。

颈联“日光疑白昼,天影愧清波”则是诗人在表达自己的孤独感。在这里,“日光”、“天影”都是用来比喻诗人的处境。阳光明媚、光芒四射的白昼象征着光明和希望,然而诗人却感到如同身处黑暗之中一般。而天影清波则是指清澈的水面,它本应反映出天空的美丽景象,然而诗人却觉得自己辜负了这片美景。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孤独处境,还表达了他对于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所产生的痛苦和无奈。

尾联“背立官塘路,风前慷慨歌”则是诗人在抒发自己壮志未酬、豪情满怀的心情。诗人独自背对着官道前行,面对着风中的歌声,他不禁慷慨激昂地唱起了歌。这句诗既是对过去时光的回忆,也是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整首诗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个人境遇的感慨。同时,诗人以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使这首诗具有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