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吊无君,满耳冤声不忍闻。
醉去忘形犹蜕骨,怒来嚼齿欲穿龈。
腥风涴晓春应怨,痴雾霾空路莫分。
荧惑星明圣人出,频频中夜验天文。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五首·其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
下面是逐句释义:
鞠躬尽瘁吊无君,满耳冤声不忍闻。
译文:我尽心竭力为国家操劳,却得不到君主的信任,只能听到满耳朵的冤屈之声,让我不忍心去听。
注释:鞠躬尽瘁,形容竭尽忠诚,勤勉不懈地为国家服务;吊无君,指为君主忧心忡忡,无法得到君主的信任和重用;满耳冤声,指听到很多不合理的指责和非议;不忍闻,不忍心听到这些声音。醉去忘形犹蜕骨,怒来嚼齿欲穿龈。
译文:醉酒之后忘记了自己的形象,就像脱了骨一样;怒火攻心时,牙齿都咬得发痛,想要穿透牙龈。
注释:醉去忘形,指喝醉酒后忘记了自己的身体形象,表现出内心的痛苦;蜕骨,比喻身体像骨头一样脱掉,表示身体疲惫到了极点;嚼齿欲穿龈,形容极度愤怒时牙齿都咬得生疼,想要穿透牙龈,形容怒气攻心的程度。腥风涴晓春应怨,痴雾霾空路莫分。
译文:腥风恶气笼罩着清晨的春天,让春天感到怨恨;痴人般的雾霾弥漫天空,让人看不到前方的路,难以分辨方向。
注释:腥风,形容空气中充满了腐败、恶臭的气息;涴晓春,意思是污染了春天的气息;应怨,应该是抱怨;痴雾霾,形容天气阴沉,看不清道路的景色;空路,指看不清道路;莫分,不要分辨。荧惑星明圣人出,频频中夜验天文。
译文:明亮的荧惑星出现,预示着圣人的出现;在深夜里,我多次观测天象,以验证天文知识。
注释:荧惑星,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一种星名,象征吉祥和光明;明圣人,意味着出现一位贤明的领袖或圣人;频频中夜,形容在深夜里频繁地观察天象;验天文,指通过观测天象来验证天文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