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今朝菊又黄,双扉渍泪唁凄凉。
峥嵘岁月精神发,磅礴乾坤意气狂。
新雁来时芳草死,归鸿尽处暮云长。
后年箭主当回跸,始信山河再属唐。
【译文】
今日重阳佳节,我独对菊花而伤感,泪水沾湿了双扉。
年华流逝,精神焕发,豪气冲霄。
新雁南飞,芳草已死;归鸿远去,暮云四布。
明年重见天子回銮,才知山河又属唐家。
【赏析】
此诗为重九(即重阳节)所作。诗人在这一天登高赏菊,触景伤情,写下了这首诗来抒写自己的感喟。首联“眼见今朝菊又黄”句意:如今重阳佳节,又是菊花盛开的时候。“菊又黄”,表明时令已是重阳。“双扉渍泪唁凄凉”句意:面对满园的菊花,不禁伤心落泪,感到凄凉悲怆。“双扉”,指门扇,也借代作者的居处;“渍泪唁凄凉”,是说因看到菊花盛开,想到自己年华老逝,不禁悲伤落泪,感慨万分。
颔联“峥嵘岁月精神发,磅礴乾坤意气狂”句意:岁月峥嵘,精神奋发;气概壮阔无边,豪气冲天。这是全诗最精彩的警句。诗人用“峥嵘岁月”、“精神发”和“磅礴乾坤”、“意气狂”这四个意象,把诗人那昂扬奋发、不可遏止的浩然之气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里,诗人运用了比喻、夸张的手法,使诗句显得形象生动,气势恢宏。“峥嵘岁月”,形容岁月不平凡的经历,也指人的精神风貌。“磅礴乾坤”指天地间浩大的气势。“意气狂”是指那种豪气直冲云天的样子。“峥嵘岁月精神发,磅礴乾坤意气狂。”两句一联,一气呵成,把诗人那昂扬奋发、不可遏止的浩然之气表现得极其生动。
颈联“新雁来时芳草死,归鸿尽处暮云长”句意:新来的大雁刚刚到来,那一片芳草便已经凋敝枯死了;归去的大鸿还在远处飞翔着,暮云却越积越厚了。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雁”“草”“鸿”等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
末联“后年箭主当回跸,始信山河再属唐”句意:到了第二年,皇上将驾临京都,那时才真正相信国家的江山又回到了唐朝手中。“箭主”,指皇帝。“后年”,第二年的意思。“回跸”,指回到京城。“山河再属唐”,即指江山重新属于大唐。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强烈的抒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