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康苦志惜居诸,雪夜无灯兴有馀。
冷地白光生破屋,自然开眼见诗书。

【注释】

孙康:三国时期人,因家贫而冬月难买灯油,便在雪地中映着雪光读书。

苦志:刻苦学习。惜居诸:珍惜光阴。

无灯兴有馀:无灯却兴致勃勃。

冷地白光生破屋:寒冷的屋子里,雪反射的光照亮了破旧的屋子。

自然开眼见诗书:雪光照亮了昏暗的屋子,孙康能看清字迹看到诗书。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孙康苦志、惜居诸、夜无灯而兴有馀;后两句写雪光映屋、破屋生光、自然明见诗书。全诗以“雪”为线索,从“苦志”“无灯”“冷地”“雪光”四个方面描绘了孙康映雪读书的生动画面,表现了他刻苦学习的可贵精神。

诗的前两句先从孙康苦读和珍惜时光两方面着笔,用对比手法,写出孙康刻苦攻读的精神,突出其勤学不倦、惜时如金的特点。“苦志”二字,不仅点明了他苦读的原因,而且概括出他的全部精神面貌。“惜居诸”,说明他为了求学,不怕困难,不辞劳苦,不怕牺牲个人的利益。“无灯兴有馀”一句,更是表现出他刻苦钻研、不知疲倦的学习热情。“夜无灯”而“兴有馀”,说明孙康十分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他克服种种困难,坚持学习,毫不气馁。

第三句写雪夜,突出孙康读书时的艰苦环境。“冷地”二字,既写出了当时天气的寒冷,又写出了孙康刻苦学习的精神。“破屋”二字,既表明孙康读书的地方简陋,也表明孙康刻苦攻读、孜孜不倦。“白光生”三字,既写出了雪光照亮破屋的情景,又表现了孙康勤奋学习的精神状态,同时也照应前两句的“苦志”和“无灯”。

末两句写孙康在明亮的光线下,看到了自己的诗书,从而进一步突出他的刻苦学习的精神。“自然开眼见诗书”与“苦志惜居诸”遥相呼应,使诗意更加完整。这两句诗不仅表现了孙康苦读不辍、刻苦勤奋的精神,而且也表现了他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丰硕成果的喜悦心情。

这首诗通过对孙康苦读和珍惜时间的描写,赞扬了他刻苦学习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勤奋学习、不断求取进步者的赞赏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