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宇高高兔国斜,湿花飞露沁流霞。
狂来清兴不可遏,吃尽寒梅一树花。
【注释】
己卯:干支记年法,指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朔:农历每月初一。又梦食梅花:再次做梦见自己正在吃梅子。
雁宇高高兔国斜:高高的雁塔和斜的秦地月色。雁塔:在长安城东南,唐时建于慈恩寺西院内。后因避讳改为雁塔。兔国:即兔园。兔园:在长安城东,唐玄宗天宝年间置,是皇家园林名胜之一。
湿花飞露沁流霞:花瓣沾湿了露水,晶莹剔透如流动的霞光。
狂来清兴不可遏:我来到这美景中兴致勃发,情不自禁。
吃尽寒梅一树花:把一整树梅子都吃得精光。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言志诗。作者自序云:“吾尝梦作此,而未得为也。”可见是诗人在梦中见到美丽的景致,才写下这首诗,但醒来却未能实现。“雁宇高高兔国斜”二句,写诗人梦中所见的景色:高耸的雁塔,斜阳中的月亮映照秦地,月光如水洒满大地;飘飞的花瓣沾着露水,晶莹透亮,像流动的彩霞。“湿花”、“飞露”两句,写花瓣沾着露珠的情态,既形象又生动。“雁宇高高”,以“高”形容雁塔之高,极言其巍峨高大。“兔国斜”句,以“斜”形容月夜下的月亮,极言其明亮、圆满。“湿花”句,写花瓣沾着露水的样子,既富有情趣,又能给人以美感。“狂来”两句,抒发诗人的情怀与感受,表现他对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之情。“狂来”句,以“狂”来形容诗人的高兴与兴奋之情,极言其喜悦之状。“吃尽”两句,写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与欣赏。“吃尽”句,以“吃尽”来形容诗人对美景的陶醉与迷恋程度,表现出他对美景的热爱与痴迷之情。“寒梅”句,用“寒梅”比喻美景,极言其美丽动人。“一树花”三字,写出诗人所见所感的美妙景象,使人如临其境。
这首诗以梦为媒,通过描绘梦境中的景象,表达出诗人对美好景物的热爱和向往。全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富有诗意。通过对美景的描绘和表达,使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情与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