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銮舆向蜀行,梨园弟子歇新声。
及知凝碧池头事,难得乐工雷海清。

注释:

谁□銮舆向蜀行,梨园弟子歇新声。

谁□:谁曾(能)?□:动词,指“曾”。

銮舆向蜀行:皇帝的车驾(象征性地表示明皇)前往蜀地。

梨园弟子:唐代宫廷中专门学习音乐的官宦子弟。这里泛指宫廷乐工或艺人。

歇新声:停止奏唱新曲调的歌曲。歇,停。

及知凝碧池头事,难得乐工雷海清。

及知:知道。凝碧池:位于长安城西,为唐玄宗所建的皇家花园。

雷海清:唐朝著名音乐家。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描述明皇从长安出发前往四川的行程,展现了当时宫廷音乐的盛况以及后来的衰落。诗人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和对艺术的珍视。

首句“谁□銮舆向蜀行”,以疑问的形式开头,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诗人用“□”一词,既表示了对历史的追忆,又带有一丝无奈的感慨。

颔联“及知凝碧池头事,难得乐工雷海清”,则是诗人对历史的深入挖掘和描绘。凝碧池是唐玄宗在长安城西建造的一个皇家花园,这里曾是唐玄宗与杨贵妃赏花赋诗的地方。然而,随着安史之乱的发生,这个曾经繁华一时的地方变得荒废破败。诗人通过描绘凝碧池头的景色,暗示了当时宫廷音乐的繁荣与衰败之间的鲜明对比。

尾联“雷海清”则是点睛之笔。雷海清作为一位杰出的音乐家,他的作品曾经广受欢迎。然而,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演变,这位曾经辉煌一时的艺术家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诗人通过提到雷海清的名字,不仅表达了对过去辉煌艺术的怀念,也寄托了对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明皇按乐图这一历史事件的描绘,展现了历史变迁和时代更迭中的兴衰更替。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将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相结合,表达了对历史、艺术和个人命运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