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霜著木高柳枯,惊风猎猎吹寒芦。
芦根败蓼色惨淡,沙觜无复菰与蒲。
风标皎皎四公子,来从西雍有闲思。
肝肠澡濯秋水清,雪衣不受泥土滓。
偶得一饱即自如,鹏飞万里何关渠。
出离风波岸上立,岂只临渊常羡鱼。
惠也小景独称步,那知写生尤得趣。
傍边谨勿生机心,恐即长鸣过溪去。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写景抒情,赞美了画家惠崇擅长捕捉对象的特点,生动地描绘出鹭鸶的形象。诗人以“清霜着木高柳枯”起笔,描写了深秋时节的景象;接着,又从“惊风猎猎吹寒芦”中,表现秋风的劲吹和芦苇的瑟缩,使读者感到一种萧瑟的气氛。第三句写芦苇根上的败草,颜色惨淡,衬托出秋天的凋零。第四句写沙洲上无复菰蒲。这两句诗是全诗的关键所在。因为芦花、蓼草、沙洲都是水边景物,而“苇”、“蓼”、“沙”三字,都与水有关。因此,诗人抓住这些特征来写,便突出了画面中的水乡景色。

下面四句是写鹭鸶。鹭鸶是水边动物,所以这里说它来从西雍有闲思。鹭鸶的羽毛洁白如雪,故称“雪衣”,它不怕泥沙污染,只吃水里的东西。这几句诗,形象地刻画了鹭鸶的神态和特点。

最后四句,写诗人自己。诗人说自己偶尔能吃饱肚子就满足了,就像鹏飞万里不受泥滓。意思是说他不羡慕别人,只求自己过得去。这一句,既是对前文鹭鸶的总结,也是对整个诗歌的点睛之笔。诗人用“出离风波岸上立”来形容自己的超脱,用“岂只临渊常羡鱼”来表达自己对名利看轻的态度。

这首诗的题材是写景,但所写内容并非纯客观的自然景物,而是诗人的主观情感与思想。诗中没有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慨,但却通过写鹭鸶、芦苇、沙洲等景物,间接地反映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诗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志趣和理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