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梢修矗画檐低,春晓丛疏绿玉枝。
节立孤高虚静处,身持敬义直方时。
清风戛玉声摇佩,明月筛金影散墀。
寄语幽人勤爱护,莫教斲削俗髡知。

【注释】

次:跟随;刘伯益:即刘禹锡,唐时著名文学家、诗人。三咏韵:即《竹枝词》三首中的一首。次:第二。

方竹:一种竹子,方的棱角分明。

节立孤高:比喻人志向远大。虚静处:指清心寡欲之处。

敬义:恭敬和正直的品质。直方时:指正直守节。

清风摇佩声:形容风声如琴瑟之声。戛玉声:指琴瑟之声清脆悦耳。

明月筛金影:月光像筛子一样洒在台阶上。

幽人:隐士。斫削:砍削,用刀削去。俗髡知:世俗的无知者。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以“方竹”为题,借竹之品格,托物言志,赞颂了那些有志气节操的隐士。

诗一开篇便描写方竹挺拔秀丽的姿态:“烟梢修矗画檐低,春晓丛疏绿玉枝。”烟梢,是指竹叶上挂着的露水,它随风飘散,仿佛被烟雾遮住,所以叫烟梢。修矗,形容竹干挺拔而高耸。画檐,形容竹枝修长,如同古代建筑上的画檐一般。丛疏,形容竹叶茂密而稀疏。绿玉枝,指竹叶犹如翡翠般的翠绿色。这里用“绿玉枝”来形容竹叶的翠色,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整句诗通过描绘方竹修长的竹干和繁茂的竹叶,展现了其挺拔秀丽的姿态,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翠绿之中,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诗人进一步描绘了方竹的清雅品质:“节立孤高虚静处,身持敬义直方时。”节立孤高,形容竹节高耸,独自傲然于群竹之间。虚静处,指远离尘世喧嚣的地方。身持敬义,意指坚守高尚的道德品质。直方时,意为遵循正直之道。整句诗赞美了方竹的高洁品质和坚定意志。它不受世俗纷扰的影响,始终保持着清静、自律的态度;同时,它也坚守着正直的道德原则,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动。

诗中还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风声比作琴瑟之声,明月比作筛子,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清风戛玉声摇佩,明月筛金影散墀,这些生动的描绘,不仅增强了诗歌的可读性,也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诗意。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的赞赏之情:“寄语幽人勤爱护,莫教斲削俗髡知。”寄语幽人,意为告诉那些隐居的人要珍惜保护这些竹子。斲削,指砍削。俗髡知,意为世俗的无知者。这两句诗强调了保持竹子的原始美的重要性,以及不要让庸俗之人破坏这种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方竹的描写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有志气节、保持清雅品质和坚守正直道德原则的人的赞赏之情。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想象力和敏锐的观察力,使读者能够从中领略到自然之美和人生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