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书羽骑晓纷纷,兵起清河一日闻。
多少衣冠尽涂地,凭高依约见妖氛。

【注释】贝州:古郡名,今河北省衡水市。军书羽骑:指贝州的军队。晓纷纷:早晨,天刚亮。清河:县名,今河北省清河县。涂地:指战死者的尸体遍地都是。凭高依约见妖氛:站在高处远望,隐约可以看见一片妖气。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之作,通过描写贝州之战的惨烈情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的苦难。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形象的画面,将这场战斗描绘得惊心动魄,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首句“军书羽骑晓纷纷”,描绘了清晨时分,贝州的军队正在集结的情景。军书是军队中的文书,羽骑则是指骑兵。晓纷纷,形容晨光初照,战鼓已经敲响。这里既写出了战事的紧迫性,也预示着战争的残酷性。

次句“兵起清河一日闻”,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爆发。兵起,即战争开始;清河,即贝州附近的一个县;一日闻,形容消息传得非常快。这里既表现了战争的突然性,也反映了社会动荡不安的现状。

第三句“多少衣冠尽涂地”,是全诗的关键所在。衣冠,泛指读书人、士人等知识分子。涂地,指战死或被俘后被杀害。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这场战争中,有多少读书人、士人惨遭涂炭,成为战争的牺牲品。这既是对战争残酷的控诉,也是对那些祸国殃民者的强烈谴责。

末句“凭高依约见妖氛”,则是对整个战场景象的概括。凭高,指的是站在高处;约,模糊的意思;妖氛,指邪恶势力。这里既表现了诗人对战争场面的熟悉程度,也暗示了他对战争背后原因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成功地表现了贝州之战的惨烈情景,以及那个时代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它也揭示了战争背后的社会根源,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正义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