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掖下祠宫,青槐辇道通。
薄云收霁雨,初夏接薰风。
将旦群阴伏,斋居百虑空。
梦游如有遇,反听更能聪。
秘祝宁神外,多仪拜贶中。
佐灵犹五帝,执事本三宫。
象海鳌山峻,翻阶药秀红。
守儒严讲幄,起草丽谈丛。
夙昔嬉游并,神仙步武同。
吹藜惊爝火,抱法想江枫。
已老仍书癖,怀贤愧易东。
君王问无择,留意属溪工。

致斋中太一宫见屏风有唐贤和常舍人诗因次韵寄子瞻内翰子由侍郎子开舍人穆父待制数公皆尝祠太一也

禁掖下祠宫,青槐辇道通。

薄云收霁雨,初夏接薰风。

将旦群阴伏,斋居百虑空。

梦游如有遇,反听更能聪。

秘祝宁神外,多仪拜贶中。

佐灵犹五帝,执事本三宫。

象海鳌山峻,翻阶药秀红。

守儒严讲幄,起草丽谈丛。

夙昔嬉游并,神仙步武同。

吹藜惊爝火,抱法想江枫。

已老仍书癖,怀贤愧易东。

君王问无择,留意属溪工。

【注释】1)禁掖:指帝王的内廷。下祠宫:指在宫中为皇帝祈福。2)青槐:即青槐树,这里指代皇宫。辇道(niǎn dào):皇帝的车驾经过的路线。通:通达。3)薄:少。霁:天气放晴。雨:降雨。4)将旦:即将天亮。群阴:许多阴暗之物。伏:隐藏或潜伏的样子。5)斋居:即斋戒,古代的一种宗教仪式,表示虔诚。百虑空:一切杂念都放下了。6)梦游:梦中行走。如有:好像。遇:遭遇。7)反听:反向倾听。8)秘祝:秘密的祈祷。宁神:安宁心神。9)多仪:多样的礼仪。9)佐灵:辅佐神灵。五帝:传说中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五位远古圣王,这里泛指帝王。10)执事:主持事情的人。本:本来,原来的意思。三宫:指天上的天宫,这里指皇帝居住的地方。11)象海:《周易》中的卦名,代表海洋。鳌山:神话中的海市蜃楼,这里指宫殿前的假山。峻:高耸。12)翻阶:翻过台阶。药:仙草,一种能长生不老的草药。13)守儒:守护儒家学说或学问的人。严讲幄:严谨地讲授儒学。14)起草:起草文章。丽谈丛:华丽的议论集。15)夙昔:过去,从前。嬉游并:一起游玩。步武同:并肩而行。16)吹藜:吹着藜芦草取火取暖。惊:惊动。爝火(jué huǒ):小而亮的火把。17)抱法:抱着法律条文。18)江枫:长江边的枫树。19)已老:年纪大了。书癖:喜爱读书的习惯。怀贤:怀念贤德的人。愧易东:觉得自己不如东晋的谢安等人,惭愧自己没有他们那样高尚的品德。20、君王问无择:皇上询问张无择的意见。无择,东汉末年著名学者张衡的儿子,曾官至尚书令。21、留意:留心注意。属溪工:嘱咐溪边工人。

此诗是苏辙为中太一宫见的屏风所写,其中包含对唐代和宋代几位贤者的赞美之情,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和治国理念的追求。全诗情感真挚,寓意深远,是苏辙晚年的作品之一。

致斋中太一宫见屏风有唐贤和常舍人诗因次韵寄子瞻内翰子由侍郎子开舍人穆父待制数公皆尝祠太一也

致斋中太一宫见屏风有唐贤和常舍人诗因次韵寄子瞻内翰子由侍郎子开舍人穆父待制数公皆尝祠太一也

这首诗是苏辙为中太一宫见的屏风所作,内容主要是赞美唐宋时期的几位贤者。其中包含了作者对自己书法艺术的爱好和追求,以及对治国理念的反思和思考。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历史和现实的认识以及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诗歌的第一句就提到了“禁掖下祠宫”,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皇帝在宫中进行祈愿活动。在这里,“禁掖”指的是帝王的内廷,也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下祠宫”则是指皇帝在这里祈求神灵赐予保佑。这句话的背景是在唐朝时期,当时皇帝为了祈求国家的安定和人民的平安,会在宫廷中举行祭祀活动。这里的“禁掖下祠宫”就是指皇帝在进行这样的祈求活动。

诗歌的第二句描述了皇帝出行时的情景,“青槐辇道通”。青槐树是一种常见的树木,它的叶子翠绿且芳香,因此在古代被用来装饰皇宫和道路。这里的“辇道”是指皇帝乘坐的车子在路上行驶的道路,而“通”则表示这条路畅通无阻。这句话描绘了一个宁静、美丽的早晨景象,同时也表达了皇帝出行时的威严和尊贵。

第三句则是对天气的描述:“薄云收霁雨,初夏接薰风。”这里的“薄云”指的是天空中的云层较薄且稀疏,“收霁雨”表示雨水已经停止,天空变得晴朗起来。“初夏”则是指夏天刚刚开始的阶段,“接薰风”则是指夏季的微风轻轻吹拂着大地。这句话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夏日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皇帝出行途中的一些细节描写:“将旦群阴伏,斋居百虑空。”“将旦”是指即将天亮的时候,“群阴伏”则是指天空中聚集了大量的阴暗之气,它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斋居百虑空”则是指皇帝在斋戒期间不再考虑其他的事务,而是一心一意地进行祈祷活动。这句话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皇帝对于国家和自己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在接下来两句中,诗人继续描述了皇帝出行时的景象:“梦游如有遇,反听更能聪。”这里的“梦游如有遇”是指诗人仿佛在做了一场梦境般的旅行,遇到了一些奇妙的事情。而“反听更能聪”则是指诗人在聆听周围的声音时能够更加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意义和价值。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于知识的追求和渴望。

在整首诗中,诗人通过对皇帝出行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追求。他不仅赞美了皇帝的智慧和才能,还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和思考。此外,诗人还强调了自然美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与自然的亲近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生活的真谛。

在整首诗中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例如,诗人提到的唐朝和宋朝的贤者和文人,都是中国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他们对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因此被视为楷模和榜样。而诗人自己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文化学者,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的决心。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作品,更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历史意义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个人才华和创造力,还反映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