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文有如太史迁,多至万字少千言。
小诗未足见驰骋,要当著书名隽永。
词源一深几千丈,苦恨举世无长绠。
少时白眼视严徐,老傍君门冉冉趋。
声价若许金满斗,倦游销减一毫无。
虽贫终非儿女态,倔强时时编虎须。
食贫我亦怀抱恶,泰山不毛秋濯濯。
糜乾黍空酒味薄,饥死不学东方朔。
【注释】
君文:指《答李生》诗。
太史迁:指司马迁。
万字、千言:指《报任少卿书》一文,共约8500字。
驰骋:纵横驰骋,形容文章写得好。
隽永: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词源:诗歌的源泉、素材。
苦恨:十分遗憾。
白眼:晋阮籍因不满当时礼教而狂放不羁,被司马氏集团排斥后,常在车中弹琴,时人称他“青白眼”。
严徐:严光。
金满斗:指声名大噪。
东方朔:西汉著名辞赋家,汉武帝时为皇帝起草诏令。
糜乾黍空酒味薄:指清贫的生活。糜,粥。乾,干。
秋濯濯:意谓秋天庄稼枯黄,比喻生活清苦。
食贫我亦怀抱恶:指贫贱不能移的高尚品格。
倔强:刚强不屈。
编虎须:比喻编书。
秋濯濯:指生活清苦。
糜乾黍空:指生活清苦。
东方朔:西汉著名辞赋家,汉武帝时为皇帝起草诏令。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李生赠诗的酬答之作。诗人先赞扬了李生的文章,说它如司马迁的《史记》,文字虽多但内容不多,可谓文简意赅;接着又赞赏李生的诗作,认为其小诗虽不足观,但其意气豪迈,可与司马迁媲美;最后又称赞李生人品高洁,不为世俗所玷污。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对其人品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