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浪差差沮我南,祗成重酿破风帆。
半生感慨轻儿女,翻笑江州泪湿衫。

诗句:

天公剪水落空虚,似借东风暖力驱。 未用春禽催脱裤,宁闻沽酒劝提壶。 歌楼人唱郢中曲,野寺烟生香积厨。

译文:

天公剪断了水面的波纹,仿佛是利用东风的力量来驱散空虚。我不需要春禽的声音催促我去换下裤子,也不愿意听到沽酒的人劝我把酒杯端起来。歌声在歌楼上飘荡,郢中的曲调回荡在野寺中,香烟在香炉里升起,如同仙境一样美丽。

注释:

  • 天公:指天空中的风和云。
  • 剪水:指风将水面吹动形成波浪,像是被剪刀裁剪。
  • **虚”和“力驱”:暗示着自然界的力量和作用,以及天气的变化对人们生活的直接影响。
  • **春禽”:春天的鸟类,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脱裤:这里比喻摆脱束缚,寻求自由。
  • **沽酒”:卖酒,可能指的是寻找解酒之物或寻求安慰。
  • 郢中:古地名,此处代指一种艺术或音乐风格。
  • 香积厨:古代寺院中用来焚烧佛香的地方,也用于存放供品。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特定天气条件下的心情与感受。开篇即以“天公剪水”作为引子,形象地描绘了自然力量的介入,使得原本平静的生活场景显得生动而富有动感。随后,诗人用“东风暖力驱”进一步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的一种顺应与接受态度,暗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自然现象的理解。

接下来的两句“未用春禽催脱裤,宁闻沽酒劝提壶”则是诗人对现实生活细节的深刻观察。这里的“春禽”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是对美好事物的一种期待;而“脱裤”则是一种隐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摆脱束缚、追求自由的愿望。同时,“宁可闻沽酒劝提壶”反映了诗人在艰难时刻仍能找到慰藉,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歌楼人唱郢中曲,野寺烟生香积厨”,则把读者的视角拉回到了更广阔的背景中。“郢中曲”不仅代表了一种艺术风格,也象征着高雅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而“香积厨”则让人联想到寺庙中供奉神灵的场景,充满了神秘和庄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描绘和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捕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