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寒禽伴写真,细看更觉妙通神。
早知终有飘摇患,应选深林寄此身。
【注释】
次韵德源道人:指和作者的好友德源道人同写诗。
修竹:长而直的竹。
寒禽:冬天栖息在深林中的鸟。
写真:画像。
细看更觉妙通神:仔细观看后,觉得这画非常精妙。
妙通神:神妙至极。
飘摇患:飘摇不定,比喻危险。
应选深林寄此身:应选择幽静的树林来寄托自己的生命。
【赏析】
《次韵德源道人水墨画二绝句·其一》是宋代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诗。全诗通过写景抒情,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寄托了他对人生的感慨。
首句“修竹寒禽伴写真”,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画面。修竹,是指高耸挺拔、笔直生长的竹子;寒禽,则是指那些在寒冷环境中生存的鸟类。诗人用“修竹”和“寒禽”这两个词来形容景色,给人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而“伴写真”则暗示了这幅画中的人物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仿佛在静静地欣赏着大自然的美。
第二句“细看更觉妙通神”,进一步描绘了画作的精妙之处。这里所说的“妙通神”,可以理解为画作达到了神妙的境界,让人不禁为之倾倒。同时,这也表达了作者对绘画技艺的高度赞赏。
第三句“早知终有飘摇患”,则是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感慨。这里的“飘摇患”可以理解为人生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需要我们时刻保持警惕,以免陷入困境。而“早知”则表明作者在创作这幅画作之前就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机会。
尾句“应选深林寄此身”,则是诗人对于生命的思考和选择。这里所说的“深林”,可以理解为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可以让人暂时忘记外界的纷扰。而“寄此身”则表明诗人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寄托在这个美好的地方,享受那份宁静与安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和对人生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慨。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审美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