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栱云楣藏盛仪,广庭层陛宜清宴。
宝盛珍匣龙蟠拿,册写鸿猷金焕烂。
臣民观听尽倾耸,文物声明信葱茜。
共知睿意已潜达,行见天心从宿愿。
果然悔祸答清衷,信使交驰邻好通。
宫闱大庆得所欲,惟断乃成全圣功。
唐朝二圣虽重欢,才自蜀道归长安。
当时歌颂中兴事,已自矜夸称至难。
德宗念母亦云切,宁受百欺诚意殚。
终然莫遇成永叹,屡诏访迎空百端。
以今准古孰难易,相去正如霄壤间。
殊方自与邦域异,一朝谋好銮舆还。
况复指期如素约,睟容克日瞻慈颜。
信知卓绝冠千古,其间仅有安能攀。
孝心锡类兆民赖,湛恩协气充人寰。
愿闻备乐播金石,刺经作制垂不刊。
扶桑晓色升红轮,阙庭瑞气朝朝新。
如川方至无穷尽,圣寿同过一万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为唐懿宗的寿诞所作。诗中颂扬了懿宗皇帝,表达了作者对唐室中兴和大唐盛世的赞美。

“绣栱云楣藏盛仪,广庭层陛宜清宴。”绣着云纹的屋檐下,蕴藏着盛大的仪式;宽阔的殿宇台阶上,适宜举行清明的宴会。此联描绘了皇宫的宏伟壮观,以及宴会的喜庆气氛。

“宝盛珍匣龙蟠拿,册写鸿猷金焕烂。”宝盒中放着珍贵的宝物,如同龙蟠般威武;诏书上书写着辉煌的战略,金色的文字光彩照人。此联通过比喻和象征手法,赞美了懿宗皇帝的圣明和智慧。

“臣民观听尽倾耸,文物声明信葱茜。”百官、百姓都在聆听观看,无不倾倒赞叹;文物的光辉照耀着整个天地。此联进一步描绘了皇帝威严的形象和国家的繁荣景象。

“共知睿意已潜达,行见天心从夙愿。”众人都明白皇帝的心意已经传达,而上天也会顺从他的心愿。此联表达了人们对皇帝美好愿景的期盼和祝愿。

“果然悔祸答清衷,信使交驰邻好通。”果然能够改正过去的过错,表达出一片诚意;信使往来传递着两国友好的消息。此联反映了作者对于两国友好关系的期望和祝福。

“宫闱大庆得所欲,惟断乃成全圣功。”宫廷中盛大的庆典得到了皇帝的愿望;只有决断才能成就圣人的功业。此联表达了皇帝对于国家治理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唐朝二圣虽重欢,才自蜀道归长安。”唐朝两位先皇虽然有深厚的感情,但最终还是分别回到了各自的国家。此联回顾了历史上的往事,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和人事更迭的感慨。

“当时歌颂中兴事,已自矜夸称至难。”当年人们歌颂着中兴之业,现在却自夸其难度之难。此联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揭示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

“德宗念母亦云切,宁受百欺诚意殚。”德宗皇帝也深深怀念母亲,他真诚地忍受了一百种欺骗。此联表达了皇帝对于母亲的深情厚意和对待人民的真诚态度。

“终然莫遇成永叹,屡诏访迎空百端。”始终没能遇到合适的人选成为永恒的叹息;多次下令访寻贤才,却徒劳无功。此联反映了皇帝对于选贤任能的无奈和焦虑。

“以今准古孰难易,相去正如霄壤间。”以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古人,两者相差甚远;两者之间的差距就像是天地之间。此联通过对比古今,强调了时代变迁的深远影响和不可逆转的趋势。

“殊方自与邦域异,一朝谋好銮舆还。”不同的地域和文化有着不同的特色;一旦达成和平协议,皇上便驾临回朝。此联表达了对于和平与统一的渴望和向往。

“况复指期如素约,睟容克日瞻慈颜。”更何况还有约定的日期,届时您将看到我慈祥的容颜。此联表达了作者对于与皇帝见面的期待和喜悦。

“信知卓绝冠千古,其间仅有安能攀。”相信您的卓越成就将会被永远传颂,无人能够与之相比。此联赞扬了皇帝的卓越才能和伟大功绩。

“孝心锡类兆民赖,湛恩协气充人寰。”您的孝顺之心惠及民众,恩泽遍及人间;您的仁爱之恩充满天地。此联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感激之情。

“愿闻备乐播金石,刺经作制垂不刊。”希望听到这些美妙的音乐能够流传千古;这些经典之作将被铭记在史册中,永不磨灭。此联表达了对于文化传承和历史记载的珍视和期望。

“扶桑晓色升红轮,阙庭瑞气朝朝新。”东方朝阳升起,照亮了大地;皇宫庭院里,每天都迎来新的吉祥。此联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和皇室生活的繁荣。

整首诗通过赞美皇帝的圣明、才智和品德,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诗中的意象丰富、辞藻华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