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晓意不惬,驱车向城东。
行行历溪谷,遂到青莲宫。
古塔跨虚碧,长桥卧晴虹。
水落见溪骨,云开露秋容。
疏竹摇晚翠,寒花缀幽丛。
访古但丘壑,令人气填胸。
登览未觉久,山遮半轮红。
白烟生汝水,横空正蒙蒙。
缅怀道化盛,山高水无穷。
坐令千万世,矫首希高踪。
浙江黄面子,应纤开禅宗。
妙哉铁牛机,谁敢当其锋。
杖林山下竹依旧,金沙滩头人已空。
可怜高坐寂寥久,萧萧古木号悲风。
游风穴
清晓意不惬,驱车向城东。
行行历溪谷,遂到青莲宫。
古塔跨虚碧,长桥卧晴虹。
水落见溪骨,云开露秋容。
疏竹摇晚翠,寒花缀幽丛。
访古但丘壑,令人气填胸。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风光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首两句“清晓意不惬,驱车向城东。”写出了诗人清晨时分,心情并不愉悦,他决定驱车前往城东游览。这里的“清晓”指的是天刚亮的时候,“意不惬”则表示诗人的心情并不是很愉快。
中间四句“行行历溪谷,遂到青莲宫。古塔跨虚碧,长桥卧晴虹。”则是诗人一路走来,经过了许多溪谷,最终看到了一座名为青莲的宫殿。在这座宫殿旁边,有一座古塔横跨在清澈的河流上,而一座长长的桥梁则卧在晴朗的天空之下。这里的“古塔”和“桥梁”都是古代建筑的代表,而“虚碧”和“晴虹”则形容了天空的广阔和美丽。
后四句“水落见溪骨,云开露秋容。疏竹摇晚翠,寒花缀幽丛。”则是描述了当水位下降时,可以看到溪水的骨骼;当云层散去时,可以看到秋天的景色。这些描述都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让人仿佛能够亲身感受到诗人的所见所闻。
最后四句“访古但丘壑,令人气填胸。登览未觉久,山遮半轮红。”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他虽然只是简单地游览了一番,但是却感到心满意足。同时,他也感叹时间的流逝,觉得自己还没有好好欣赏这片美丽的风景就已经到了傍晚时分。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风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古代文化的敬仰之情和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