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隐于渔者,怜渠后骑追。
得船从此逝,赠剑漠然辞。
一叶吾贫甚,千金子宝之。
仅存钓竿在,焉用太阿为。
齐客弹何鄙,徐君挂尚疑。
不如苇间叟,千古励清规。
这首诗共十首,每句都包含了丰富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下面是逐句释义:
-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恨者因效颦作十首亦前人广骚反骚之意内二十九首用旧题惟岁寒知松柏被褐怀珠玉三首效山谷馀十八首别命题或追录少作并存于卷以训童蒙之意
注释:竹溪直院对诗人的草堂诗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但诗人在闲暇时阅读了许多诗歌,觉得其中有一些写得不好的作品。于是,他模仿这些作品的风格,创作了十首诗,这些诗也是模仿前人的手法,即“广骚”、“反骚”的意思。在这十首诗中,有二十九首是使用旧题的,只有三首是模仿山谷的作品,其他的十八首则是他自己创作的,题目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回顾和记录自己的少年时期的作品,有的是作为教育儿童的教材而存在的。
- 渔父辞剑
注释:渔父是隐退的渔夫,他怜悯那个后来骑马追赶的人。得到一叶扁舟之后,他就赠给那人一把剑,然后漠然地离去。因为贫穷,只能卖掉自己唯一的钓竿,却把价值千金的宝剑当作宝贝。虽然只剩下一根钓竿,但他还是觉得太阿剑更合适。齐客弹琴的何鄙,徐君挂剑的尚疑,不如那芦苇间的老人,他们能千古激励清规。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渔父的故事,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对渔父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理解——只有放下一切物质欲望,才能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