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空有忆梅诗,常恐江南驿使迷。
惭愧一枝偿病眼,春风须劝笛声低。
【注释】东郊:指洛阳。次韵,即和韵。器资,即王禹偁。开:名号。六绝句:诗题。其一,第一首。见:看见。早梅:春天的梅花。
【译文】几年来空有忆梅诗,常怕江南驿使迷失方向。惭愧一枝梅花偿病眼,春风要劝笛声低沉些。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东郊时写的和韵之作,表达了诗人看到初春早梅的喜悦之情和对故人思念的情感。全诗语言朴实、真挚,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几年空有忆梅诗,常恐江南驿使迷。
惭愧一枝偿病眼,春风须劝笛声低。
【注释】东郊:指洛阳。次韵,即和韵。器资,即王禹偁。开:名号。六绝句:诗题。其一,第一首。见:看见。早梅:春天的梅花。
【译文】几年来空有忆梅诗,常怕江南驿使迷失方向。惭愧一枝梅花偿病眼,春风要劝笛声低沉些。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在东郊时写的和韵之作,表达了诗人看到初春早梅的喜悦之情和对故人思念的情感。全诗语言朴实、真挚,意境优美,耐人寻味。
三老堂 三老非隐者,乡里道义人。 缔交何绸缪,白首情益亲。 进退小或异,归于重其身。 逸老田北效,筑堂北溪上。 野拙彼二老,招迹日俱往。 幽泉弄清泠,平野得遐旷。 谓近隔城市,谓远非山林。 青岑落尊酒,白云贮衣襟。 岁月付清醉,志蕴还长吟。 颓俗可以敦,媮风为之重。 人生苦飘忽,事往真幻梦。 但闻三人墓,萧萧木已拱。 朅来抚陈迹,春衣吹我衣。 墙边见残萼,屋角悬斜晖。 雍琴感今昔,辽鹤惊是非。
诗句:鬋予会到冈,心休境自适。丈室居士家,环堵儒者宅。 译文:我来到山冈,心情舒畅,环境舒适。这里是一家居士的房子,四周都是读书人居住的地方。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刘挚在山冈上的生活场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他选择了一个清幽的山冈作为隐居之地,远离尘嚣,享受着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这里的居士之家和周围的读书人形成了一幅宁静而和谐的画面。诗中的“丈室”指的是宽敞的居室
注释: 方雄望三楚:指地势雄阔,高峻如“方”字形的山峰,俯瞰着三楚大地。 形势拱中原:指地势高耸,像“弓”字形的山峰,环抱在中原大地周围。 阔占潇洒腹:指宽广的胸怀,像“潇洒”的腹部一般,容纳着天下万物。 高摩翼轸门:指高耸入云的山势,像是“翼”和“轸”两门相连接的地方,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 译文: 我站在高处放眼望向三楚大地,地势高耸如“方”,俯瞰着这片土地。 我的胸怀宽广
【注释】: 凭虚:凭借虚无的意气。轩宇:高远的房屋,这里代指仙宫。碧云:指青翠欲滴的白云。寄:寄居、寄托。 【赏析】: 《登太白堂》一诗作于天宝六年(747),当时李白在长安任左拾遗,由于他敢于直谏得罪了权贵,于是被排挤出京。本诗即写自己离开长安时的感慨。首句“轩宇凭虚出半天”,是说高高的亭台楼阁凌驾在半天之上,形象地写出自己的高傲神态。第二句“忽惊身寄碧云端”,是说自己突然感到身不由主
【注释】 跂之:人名,这里指作者。官蕲水:在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古地名,属安徽省。 【赏析】 此诗是一首送别词。诗人通过送别,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厚友谊与美好祝愿。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友人去后,自己如何思念,后两句写自己对朋友的美好祝愿。 “长句送跂之官蕲水”,起首一句点明送别之事。“官蕲水”即赴蕲水任县令。“蕲水”是古代蕲州州治所在地,今位于湖北西北部。作者送别跂之,是因为跂之要去那里做官。
【注释】 杳:远,深。三韩:指古代朝鲜半岛北部的三个国家——辰国、肃慎国和真番国。这里泛指东方各国。煌煌:明亮的样子。二使星:指箕、毕宿中的两颗星。箕宿是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形似簸箕;毕宿是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形似大锅。 【译文】 遥远的韩国,明亮的北斗七星中的二颗星。 海神不会肆意妄为,天子有神灵保佑他。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诗,描写了诗人对天象的关注,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关切。 “杳杳三韩国
长句送跂之官蕲水 前年东秦夏六月,望日拜恩初赐玦。 降秩削职迁黄州,仓皇束装三日发。 故国东平不入城,北山一夜辞松栝。 亲朋问讯若梦寐,骨肉分留作胡越。 论罪岂合有民社,抵谳正欲加鈇钺。 仇家之议不尽用,天地宽仁日月察。 才令分司置之蕲,上表谢恩秋已末。 以御魑魅乃其分,欲居蛮夷圣犹屑。 蕲也虽僻自善地,回环山溪富林樾。 平生雅志在江湖,颇与蕲人相缔结。 收拾孥属已团聚,南北无心更分别。
【诗句释义】 1. 得子固已晚,嗟予材滞顽。 译文:我生得太晚了,感叹自己的才能低下。 注释:得子,指得到儿子。固已晚,指生下儿子已经很晚。嗟予材滞顽,感叹自己才能低下,没有成就。 2. 义合乃朋友,不在疏密间。 译文:我们志趣相投,成为好朋友,不在于关系是否亲密。 注释:合,意为志同道合的朋友。乃,表示肯定的意思。朋友,意指彼此有共同的志向和情趣的人。疏密间,指关系的亲密与否。不,表示否定。
【注释】阴阴:树木茂盛的样子;佳木:好树木;发城齐:树长得高耸入云。襟袖:衣襟和衣袖,借指衣裳。晖:日光。 译文:树木茂盛,高耸入云,迎着晚风,衣襟、袖子在风中摇曳。 赏析:诗人以写景为手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诗中的“阴阴”、“佳木”等字眼用得生动形象,把山的静谧、林木的繁茂描绘得惟妙惟肖,使人如临其境
易元吉画的猿,秋天在槲树林叶繁茂的地方。 树枝间倒挂一只山猿,它的面庞和眼睛都显得格外突出。 它的毛发蓬松且洁白,仿佛是云朵一样。 老猿在照顾幼小的同伴,而小猿则在攀援跳跃。 我坐在室内,仿佛看到了它们活泼的身影。 巴山楚峡数千里,寒岩数丈高,仿佛是从画中走出来的。 它独自站在山林之中,展现出一副孤独的志趣。 我深知画家们有他们的道理,神鬼之笔比犬马更难。 万物的形象都是人们所熟知的
【注释】 1.锦囊:比喻才情出众的人。 2.清言:指清新、高洁的言辞,也指清新高雅的诗文。 3.病客:有病在身的人。 4.走马:骑马奔驰。这里借代奔走忙碌。 【赏析】 这首绝句写的是诗人在幕府中生活时的情景。首句写诗人每天出新诗,用锦囊保存。次句写他吟咏新作,声音清晰响亮。三句写他在幕府中工作很劳累。后两句写诗人对幕府生活的感受,觉得很难与闲适的牧羊人相比,意在表现自己渴望闲适生活的心情
【注释】 ①再赠李质夫:诗人因友人李质夫的《咏红梅》诗而写此诗以酬答。②折花时:指春日赏花时。③坐恨:因怀念而怨恨。④瑶林主人:即梅花,这里用“瑶林”形容梅花的艳丽。⑤东风应傍去年枝:意思是去年的梅花已经开过,今年的春风也应该吹到这树上来。 【赏析】 这是一首和诗,作者李之仪与李质夫同为北宋词人。两人交往甚笃。这首酬唱之作,是和其《咏红梅》诗,借物抒情,托意遥深。 开头两句说:“赠春须记折花时
《戏李质夫》是宋朝诗人刘挚的作品。以下是诗句的原文: 曾醉江梅烂漫时,北乡寒冷见花迟。 译文注释: - 曾:曾经,过去。 - 江梅:指江边的梅花,也泛指梅花。 - 烂漫:盛开的样子。 - 北乡:北方的家乡,此处代指北方。 - 寒冷:形容天气严寒。 - 见花迟:看到梅花开放得晚。 - 知君独倚瑶林赏:知道您独自欣赏瑶林中的美景。 - 不向春风赠一枝:不愿意在春天送给您一朵梅花。 赏析:
注释: 刻玉沾酥三两枝,霜空林杪早春时。 萧疏仙骨闲相并,缈缥幽香冷自知。 译文: 在东郊的次韵中,器资子开六绝句中的第二首是“见早梅”。 早春时节,梅花已经盛开,只有两三枝,仿佛在刻玉沾酥。 在寒冷的霜天中,梅花独自傲立在林梢,显得十分萧疏。 它的花瓣轻盈飘逸,如同仙女一般,与周围的梅花相互映衬。 它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却似乎只自知自己的芬芳,并不张扬
注释:江南诗客是两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一起在东郊创作了一首关于早梅的诗。 琼树令人常愿见,还家何事更徘徊。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早梅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和留恋。 赏析: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歌以其豪放、奔放的风格而著称。这首诗中的“琼树”是指早梅,它以洁白如玉的花朵和芬芳的香气赢得了人们的喜欢。诗人赞美这种美丽的景象
注释: 东郊次韵器资子开六绝句 其一 谩成 五日重来蹑马尘,此君时节已残春。 吹衣拂面寒犹峭,谁道春风似故人。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东郊重访朋友后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春天的怀念之情。 首句“五日重来蹑马尘”,描绘了诗人重访朋友的场景。诗人骑马而来,尘土飞扬,给人一种繁忙而忙碌的感觉。 二句“此君时节已残春”,则进一步描绘了季节的变化。此时正值春天,但春天已经快要结束了,给人一种时间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