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经高阁倚云开。
注释: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这里指代了儒家的经典。高阁是指高楼,云开是指云散天开。
赏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高高的楼阁之上,可以看见天上的云彩消散开来。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这句诗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敬畏,认为学习是人生的重要任务。
五经高阁倚云开。
注释: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这里指代了儒家的经典。高阁是指高楼,云开是指云散天开。
赏析: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高高的楼阁之上,可以看见天上的云彩消散开来。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以及他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这句诗也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敬畏,认为学习是人生的重要任务。
楼郁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和学者,字子文,号城南。楼郁的一生,可以说是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他的学术成就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楼郁原籍奉化,后迁居至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其居住地位于月湖边,这一地理位置为他提供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楼郁的学术活动主要集中在鄞县地区,尤其是在月湖边创办了“正议楼公讲舍”,这是月湖地区的第一家讲舍
注释: 着马轻鞍重,随僧皂衲斑。 骑着马的轻快鞍子却很重,随着和尚的皂色袈裟上斑点斑斑。 译文: 骑着轻快但沉重的马,穿着斑驳的皂色袈裟跟着和尚。 赏析: 首句“着马轻鞍重”中“着马”和“轻鞍”是反义词,形成对比;而“轻”又与“重”相矛盾,这种矛盾的修辞手法在古代诗词中被称为“反衬”,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第二句“随僧皂衲斑”,描述了和尚身穿皂色袈裟的情景,其中“随僧”指跟随和尚
注释: 卑处:低处。 石激时:石头被撞击的声音。 译文: 在山脚下,经常发出石头被撞击的声音。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全诗语言平实,形象生动,通过对山脚下石子撞击声的描绘,展示了大自然的雄浑气势。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注释:不必为暑天发愁,有我就没有暑气了。 赏析:夏日炎热,酷暑难耐是人们最头疼的事,然而作者却说:你不用为我担心。我来了之后,你就不用担心炎热的夏日。这里用反问的语气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关爱和关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乐观积极的态度
【注释】 1. 多丽:一种古曲名。杨花:即柳絮,又名雪柳、柳絮,柳树的种子。 2. 日初长:阳光刚刚升起的时候。宝猊:指香炉中的香料。沈烟:香炉中沉没的烟雾。 3. 亭榭:楼台。垂杨:杨柳,古代诗人常用杨柳来比喻女子。 4. 绮窗前:华丽的窗户前面。 5. 艳阳三月:明媚的春天。乾雪舞晴天:干冷的雪花在晴朗的天空飘洒。 6. 燕掠:燕子掠过。蜂黏:蜜蜂在花中盘旋。 7. 小鬟:少女的发髻。朱唇
诗句译文: 璧固君所寄,镜亦妾所惜。 乍可返君璧,妾镜不可得。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对珍贵物品的依恋和不舍。"璧"指的是古代的一种玉璧,是君王用来赐给臣子的物品;"镜"则是指镜子,是女子常用的物品。这两句诗传达了诗人对这两种物品深深的喜爱和眷恋。他既想保留这些珍贵的物品,又因为不能得到而感到遗憾。这种感情复杂而深沉,既有对物品的喜爱,又有因无法得到而产生的痛苦。"乍可返君璧
【释义】:此句描写了冬日的红黄树叶和夕阳映照下的青山。 【赏析】:首二句以“红黄”、“紫翠”四字,勾勒出一幅深秋景色图。红黄叶是秋天的象征,而紫翠山色则是初冬时节的特点。诗人在写景时,运用叠字手法(“红”、“黄”、“紫”、“翠”),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使画面更加鲜明、动人。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律诗,作者通过景物的变化表现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