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名从古号鸡冠,赭艳天然恰一般。
不语宋窗何足赏,难通西谷漫劳看。
倚风纵有如丹顶,遇敌应无似锦翰。
空费栽培污庭砌,到头不若植芝兰。
译文:
鸡冠花自古就有“鸡冠”之称,它的花色鲜艳自然,与一般花朵无异。它不说话也不欣赏宋窗之美,难以观赏西谷之景。虽然可以倚风生长如同丹顶鸟,但在遇到敌人时却像锦翰一样无用。徒然花费精力栽培它反而污染了庭院,最终它还不如种植芝兰。
注释:
- 芳名从古号鸡冠:鸡冠花因其独特的形状被古人称为鸡冠。
- 赭艳天然恰一般:色彩鲜艳自然,与一般花朵相似。
- 不语宋窗何足赏:在宋代的窗前,这种花并不值得欣赏。
- 难通西谷漫劳看:在西边的山谷中,这种花也不值得观看。
- 倚风纵有如丹顶:即使在倚风的环境中,它也有如丹顶鸟那样的气势。
- 遇敌应无似锦翰:在面对敌人时,它的作用就像锦绣般无用。
- 空费栽培污庭砌:徒劳地栽培它,反而会使庭院变得脏乱。
- 到头不若植芝兰:最终它还不如种植灵芝和兰花,因为这两种植物更能净化空气和提升环境质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鸡冠花的特点以及它在各种环境中的表现,反映了诗人对鸡冠花的看法和态度。首先,诗人赞美了鸡冠花的美丽,将其比作鸡冠,这是对其外观特征的形象描绘。接着,诗人批评了鸡冠花在特定环境下的价值,如在宋窗和西谷中显得微不足道。此外,还提到了鸡冠花在战斗中毫无用处,这反映了诗人对鸡冠花战斗能力的不满。
诗人并没有完全否定鸡冠花的价值,而是强调了其在美化环境、提升气质方面的积极作用。最后一句“到头不若植芝兰”,更是将鸡冠花与具有更高价值的植物相比,暗示了鸡冠花的局限性。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鸡冠花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界中事物的独特观察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