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向云斋借榻眠,窗风一线晚秋天。
淋浪樽酒狂摛句,点闪檠灯伴论禅。
盘角竹声时淅沥,帘旌桂影弄婵娟。
话穷依约方成梦,蓦听疏钟到枕前。
宿世弼书馆
暂向云斋借榻眠,窗风一线晚秋天。
淋浪樽酒狂摛句,点闪檠灯伴论禅。
盘角竹声时淅沥,帘旌桂影弄婵娟。
话穷依约方成梦,蓦听疏钟到枕前。
注释:
- 宿世弼书馆:在世弼的书馆中住宿,世弼是北宋时期的一位官员,他的书馆在当时很有名。
- 窗风一线晚秋天:窗户外只有一线风,天气已经很晚了。
- 淋浪樽酒狂摛句:喝酒喝得醉了,写诗写得很疯狂。
- 点闪檠灯伴论禅:点着油灯,和世弼一起讨论禅理。
- 盘角竹声时淅沥:竹子的声音时高时低,像盘曲的竹子一样。
- 帘旌桂影弄婵娟:桂树的影子在地上摇曳,美丽动人。
- 话穷依约方成梦:话聊尽兴,才入梦乡。
- 蓦听疏钟到枕前:突然听到远处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世弼的书馆中住宿时所作。他通过描绘自己在书馆中的生活情景,展现了自己与世弼之间的深厚友谊,以及他对禅宗的热爱。
首联“暂向云斋借榻眠,窗风一线晚秋天。”表达了作者在世弼的书馆中暂时借住的情景。这里的“云斋”是世弼的书斋,“借榻眠”则表明作者在这里只是暂住,没有长期居住的意思。“窗风一线晚秋天”则描绘了窗外的景象,秋风凛冽,天色已晚。这两句既表现了世弼的书馆的宁静和优美,也为下文作者的诗歌创作做了铺垫。
颔联“淋浪樽酒狂摛句,点闪檠灯伴论禅。”继续描绘世弼的书馆中的生活。这里提到了饮酒和论禅两个环节,饮酒是为了抒发情感,而论禅则是为了更好地理解和领悟禅宗的真谛。这两个环节紧密相连,共同体现了作者对禅宗的热爱和追求。
颈联“盘角竹声时淅沥,帘旌桂影弄婵娟。”则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书中的世界。这里的“盘角竹声”形容竹叶随风摇曳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而“帘旌桂影”则描绘了桂树的影子在地上摇曳,美丽动人。这些景象都为作者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尾联“话穷依约方成梦,蓦听疏钟到枕前。”则总结了全诗。这里提到了“话穷”“话依约”和“蓦听疏钟”,都是暗示着作者在书中度过的夜晚。虽然生活很简朴,但作者却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智慧。最后一句“蓦听疏钟到枕前”更是将作者的梦境带到了现实之中,使整首诗显得更加完整和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