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小经年久,地偏人到稀。
山光含野色,泉脉出林霏。
老树藏金粟,繁枝长绿衣。
门前千岁柏,长日映清晖。

【注释】

  1. 宣妙寺:位于今安徽歙县。经年久:经过很长时间了。地偏人到稀:地方偏远,游客稀少。
  2. 山光含野色:指山上的景色和田野上的景色互相映衬着。
  3. 泉脉出林霏:指泉水从树林中流淌出来。
  4. 老树藏金粟:指一棵古老的树木上面长满了金黄色的粟粒状的果实。
  5. 繁枝长绿衣:形容树枝繁茂,叶子翠绿。
  6. 门前千岁柏:指的是寺庙门前有一颗千年长的柏树,是古迹。
  7. 长日映清晖:指阳光长时间照射在柏树上,使得树木显得更加翠绿。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历宣妙寺时所写,通过对寺庙、山林等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诗的第一句“寺小经年久”,表达了作者对于寺庙历史的感慨。虽然寺庙的规模不大,但它已经存在了很多年了,这反映出了寺庙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

第二句“地偏人到稀”,描绘出了寺庙的地理位置偏僻,因此游客很少的情况。这种地理位置的偏僻也反映出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珍惜。

第三句“山光含野色”,通过描绘山水与田野相互映衬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这里的“含”字用得非常生动,把山光与野色的交融表现得恰到好处。

第四句“泉脉出林霏”,则具体描述了泉水从树木间流出来的场景。这里的“霏”字形象地描绘了细雨蒙蒙的情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和生机。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分别描绘了老树、繁枝和柏树等景象,通过对这些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感受。

最后一句“长日映清晖”,则通过描绘阳光照射在柏树上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这里的“映”字用得非常贴切,把阳光和柏树之间的互动表现得十分细腻。

这首诗通过对宣妙寺周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追求和热爱。同时,通过对细节的描绘,也表现出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情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