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疑广寒修月手,酿此欲作长春酒。
又疑青女未归家,抟香弄粉为此花。
要知风韵太超绝,清影亭亭半遮月。
微风不动香更繁,沈水未灰金博山。
我来已落春去后,尚觉有香栖鼻端。
年年欲占馀春住,早开却被嫣红妒。
从今着意问春工,借与姮娥奔月路。
诗句释义与赏析:
“初疑广寒修月手,酿此欲作长春酒。” —— 此句描绘了月亮的形态和意图。广寒宫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而“修月手”暗示着用某种手段或技术让月亮呈现出完美无瑕的状态。作者似乎想用这种技艺制造出如同长生不老的酒,象征着对永恒的追求和渴望。
“又疑青女未归家,抟香弄粉为此花。” —— 这里的“青女”可能指的是织女,即织云的女子,她未归家可能意味着月亮还未完全呈现其应有的形态。作者通过描写“抟香弄粉”,即制作花朵的动作来比喻对月亮的细致雕琢,希望使之更加完美,这反映了一种艺术创造的执着和对完美的追求。
“要知风韵太超绝,清影亭亭半遮月。” —— 这句表达了对月亮风韵的赞美。”亭亭”形容物体直立而有姿态,而”清影”则是指月光下的影子。”半遮月”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被部分遮挡的情景,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朦胧的美。整体上,诗人在表达对月亮美丽轮廓的赞叹。
“微风不动香更繁,沈水未灰金博山。” —— 此句描绘了夜晚的宁静景象。微风轻拂之下,花朵的香气变得更加浓郁。而“沈水”可能指的是沉香,一种珍贵的香料。”金博山”则是指一种装饰性的铜制饰品,常用于古代的祭祀仪式上。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不仅增强了场景的感官效果,也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的美感。
“我来已落春去后,尚觉有香栖鼻端。” —— 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的感慨及与自然美景的亲密感受。虽然春天已经过去,但诗人仍然能够感受到花香的存在,仿佛它一直陪伴在他的身边。
“年年欲占馀春住,早开却被嫣红妒。” —— 这里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尽管其他植物如嫣红(可能是另一种花卉)也在春天开放,但他/她仍偏爱自己的那一抹春意,因为那是独一无二的、未经污染的自然之美。
“从今着意问春工,借与姮娥奔月路。” —— 此句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憧憬。他/她打算更加专注地询问春天的工匠们,希望能够获得更多关于如何使春天持续更久的秘密,甚至想要借助嫦娥的形象,让她帮助自己达到与月同行的目标。
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月亮的不同侧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美的深刻感知和对美好事物的不懈追求。诗中的每个意象都富有象征意义,既反映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表达了对自然和宇宙间和谐之美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