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古楼阁,习郁旧池塘。

注释:

王宣古楼阁,习郁旧池塘。

王宣古,即王宣子,名士,字子羽,魏郡邺县(今河北临漳)人。曾于邺城西高平津筑“宣子堂”以居。

习郁:沉郁;深密。

两句意为:王宣子古楼阁,习郁旧池塘。

赏析:

首句点出题中的“其三”。王宣古,即王宣子,名士,字子羽,魏郡邺县(今河北临漳)人。曾于邺城西高平津筑“宣子堂”以居。王宣子是汉末著名的清议领袖,因与宦官曹节、曹腾争权而被杀,故有此诗。

全诗共五句,每句一韵。前两句写景,第三句点出题中之“其三”,第四句承上起下,第五句收束全诗。

“王宣古楼阁”一句,用典。宣子,指王宣子。《后汉书·党锢传》:“王畅为尚书,(李)膺免,(黄)门受诏收捕畅。暢骂曰:‘死灰独复燃乎!……’遂就戮。家在城西,乡人为之谚曰:‘王君房,白首作尚书,小黄门,举体为蛆虫。’”王宣子,名士,字子羽,魏郡邺县人。他曾于邺城西高平津筑“宣子堂”以居,并自号宣子居士。“习郁”一词,出自《文选·潘岳<悼亡>诗》:“郁郁青槐根。”李善注:“郁郁,深茂也。”又《文选·嵇康<赠秀才入军>诗》:“郁郁亭亭凌霜树。”刘良注:“亭亭,盛貌也。”这里借喻自己对世事的深沉感受。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岁月和往事的怀念之情。诗中通过描写王宣古楼阁、习郁池塘等景物,以及自己的感慨之情,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