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笔端有许力,卷来一片潇湘碧。
摩挲老眼看不真,怪见层波涌虚壁。
天庆观中双黑龙,物色虽殊妙处同。
能将此水畜彼龙,方知画手有神通。
龙兮水兮终会遇,天下苍生待霖雨。

【注释】 毗陵:今江苏淮安。太平寺:宋代著名佛教寺院,在淮安城西。王君保:名不详。使君:官名。

【译文】

画笔在何人手中如此有力,卷起一片潇湘碧水。摩挲着这幅画作,老眼昏花看不清,怪讶地看见层层波纹从画壁上涌出。天庆观中的双黑龙,物象虽然不同妙处相同。能将这江水收进画中,方知画家有神通。龙啊!水啊!它们终会相遇,天下百姓盼望雨水滋润。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借题发挥,抒发了对绘画艺术的赞叹,对画家高超技艺的敬佩之情。诗前两句赞画工,后两句则由画及人,写自己对画家的崇敬和仰慕。

诗的开头“何人笔端有许力”,是说这幅画是由谁的手笔?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力量?这里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突出强调了画家的艺术功力之大,也表明了自己对这幅画的赞赏之心。

接着“卷来一片潇湘碧”,意思是画工用笔墨把潇湘山水描绘出来了,画出了潇湘的山水之美。这里的“一卷”与首句的“何人”遥相呼应,表现了诗人对画家深厚的感情。

“摩挲老眼看不真,怪见层波涌虚壁。”诗人用手摩挲着作品,觉得不够真实,因为画中有层浪,而实际上没有波浪。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画作逼真的赞叹。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画家精湛的技艺的钦佩。

“天庆观中双黑龙,物色虽殊妙处同”,这句话的意思是,画中天庆观里的双龙,尽管形态不一样,但都是精妙绝伦。这里的“物色虽殊妙处同”是一句成语,出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意思是事物虽然不同,但美妙之处却是相同的。这里用来赞美画中的两条龙,虽然姿态各异,却都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能将此水畜彼龙,方知画手有神通”,意思是说,画师能够把这幅画中的水收起来放进另一幅画中,才能知道这位画师有着超凡脱俗的本领。“神通”,原指佛家修炼者所得到的神异能力,这里泛指高超的绘画技术。诗人认为画师的这种本领非常神奇,所以才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龙兮水兮终会遇,天下苍生待霖雨。”意思是龙啊!水啊!它们终会相遇,天下百姓盼望雨水滋润。这里的“龙”和“水”,分别指的是画中的两条龙和画中的水。这里的“终会遇”是一句成语,出自唐代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意思是说蝴蝶和杜鹃最终都会相遇。这里用来表示画中的龙和水最终都会相遇。“天下苍生待霖雨”是一句成语,出自宋代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意思是说天下百姓都盼望下雨。这里用来表达诗人对百姓的关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