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此愁绝,寒角梦中吹。
飞鸟过帆影,游尘空戟枝。
水交明月动,槎洑故州移。
已薄齐梁士,犹吟沈约诗。
【注释】
八咏楼:位于今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为南朝梁元帝萧绎建,故址在今南京市鼓楼区的钟山南麓。八咏是诗人萧衍在任雍州刺史时所作,内容有《游东田》、《西夜》、《采莲曲》、《望岳》、《沙丘寒柳》、《江中望月》、《石关路》及《梦游直阁》。八首诗歌都是写景抒情之作。后人因萧衍在诗中有“江山此愁绝”句,遂以八咏楼名之。后人多以八咏楼指称萧衍及其时代的诗风。
江山:山河,这里指国家和人民。
寒角:古代乐器,用竹制,长二尺五寸,横抱于颈间,奏乐时左右摆动,发出声音。这里泛指乐器声。
梦吹:梦中听到箫管之声。
飞鸟:指信鸽。
游尘空戟枝:游丝轻拂着戟(一种兵器)的枝叶,形容春风微动,春意盎然。
水交明月动:流水与明月相互映照而产生动感。
槎洑:筏子,这里指木筏子。
齐梁:指南北朝时的南齐和北梁,即南朝的齐、梁。
已薄齐梁士:已经接近齐、梁时期的文人。
犹吟沈约诗:仍然吟诵沈约的诗歌。沈约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
赏析: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紧扣“八咏楼”这一主题,从不同的角度描绘了八咏楼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的感慨之情。
第一句“江山此愁绝”,直接点出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以及个人身世的感慨。这里的“愁绝”既包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也包含了对个人命运的无奈。第二句“寒角梦中吹”,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梦中听到箫管之声的场景。这里的“寒角”可以理解为寒气袭人的环境,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境的寒冷。第三句“飞鸟过帆影”,描绘了飞鸟掠过帆影的情景,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第四句“游尘空戟枝”,则描写了春风微动,春意盎然的景象,象征着生机与活力。第五句“水交明月动”,则通过流水与明月相互映照的画面,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第六句“槎洑故州移”,则描绘了木筏子在江河中缓缓前行的情景,象征着历史的前进与发展。第七句“已薄齐梁士”,则表达了诗人对齐、梁时期文人的敬仰之情。第八句“犹吟沈约诗”,则展现了诗人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情与执着。
整首诗通过对八咏楼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历史、文化等方面的深刻思考与感受。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也富有层次感和深度,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能引发读者的思考与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