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嶂环合封白云,中有萧寺三为邻。
老松偃蹇若傲世,飞泉喷薄如避人。
苍猿啸断夜月古,丹花开遍阳崖春。
盘桓数日不忍去,舟出邪溪犹惨神。
越州云门寺
翠嶂环合封白云,中有萧寺三为邻。
老松偃蹇若傲世,飞泉喷薄如避人。
苍猿啸断夜月古,丹花开遍阳崖春。
盘桓数日不忍去,舟出邪溪犹惨神。
注释:
越州:今浙江绍兴市,位于浙江省中部。
云门寺:位于越州(今绍兴市)西北的会稽山中,始建于东晋咸康元年(公元335年),因寺内石壁上刻有“云门”二字而得名。
翠嶂:绿色的山峦。
环合:环绕着。
封白云:指山间云雾缭绕。
萧寺:指云门寺。
三为邻:三座寺庙并立。
老松偃蹇:指老松挺拔而高傲。
老松偃蹇若傲世:老松挺拔而高傲,好像在傲视世间。
飞泉喷薄:形容泉水飞流直下的样子。
苍猿啸断夜月古:指夜晚月光下,苍猿的叫声显得古老而深沉。
丹花开遍阳崖春:形容春天阳光照耀下的山崖上的花朵盛开的景象。
盘桓:逗留;徘徊。
不忍去:不忍心离去。
舟出邪溪:指乘坐小船离开云门寺所在的邪溪。
邪溪:指云门寺所在的邪溪。
惨神:使神灵感到悲哀。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越州云门寺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云门寺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整首诗意境优美、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