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向江东太守园,猗猗甘树蔽前轩。
风摇玉蕊霏微落,霜发金衣委坠繁。
枕畔冷香通醉梦,齿边馀味涤吟魂。
天彭路远无因得,犹赖君心记旧恩。

【注】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洛阳)人,自号少陵野老。盛唐诗人之一,与李白合称“李杜”。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被誉为“诗仙”,与李白并称“李杜”。

师黯:字晦甫,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市)人。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

彭甘:即银杏,又称白果树或公孙树,落叶乔木,有“活化石”之称。

五子:指银杏的五种类型。其中一种叫白果、又叫佛指柑;另一种叫山银杏;还有一种叫五角银杏;还有两种为银杏叶和银杏实。

因怀四明园中此果甚多偶成长句以为谢:因为怀念在四明(今浙江宁波)的家园中有很多银杏树,所以写下了这首长歌来感谢。

忆向江东太守园,猗猗甘树蔽前轩。

风摇玉蕊霏微落,霜发金衣委坠繁。

枕畔冷香通醉梦,齿边馀味涤吟魂。

天彭路远无因得,犹赖君心记旧恩。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于天宝十四年(755)春离开东都洛阳时所作。杜甫当时正任左拾遗,他怀着对朝廷的忧虑,从长安出发,经河南、山东等地,来到东鲁郡(治所在山东兖州),在兖州逗留了几个月,最后又到徐州去。

首联写景:诗人回忆起当年在江东太守园里见到的满园苍翠的银杏树,它们枝叶扶疏,郁郁葱葱,遮蔽着前面的轩窗。颔联写银杏树的果实:一阵秋风吹过,树上的银杏果纷纷落下,仿佛无数颗珍珠撒满了庭院。颈联写闻其香气:夜深人静,诗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闻到了银杏树散发出的幽香,这香味似乎让他进入了梦乡。尾联写思念故乡:虽然现在身处徐州,但心中依然怀念着故乡的山水草木。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自然美景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自己仕途不顺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