壁毁丹青在,移来殿庑深。
赋形惊变态,观佛觉无心。
旌旆翻空色,笙竽含妙音。
风流出吴样,遗法到如今。
熙宁元年八月,诗人在洛阳妙觉寺考中举人。考试结束后,从洛阳返回嵩山和少室山之间,到达许昌,共写下26首诗篇。这是其中的第三首。
壁毁丹青在,移来殿庑深。
赋形惊变态,观佛觉无心。
旌旆翻空色,笙竽含妙音。
风流出吴样,遗法到如今。
注释:墙壁毁坏了,但画上的丹青还在。把原来的殿房移到深处。画中的佛像形态各异,让人感到惊异。观看佛像,使人感到佛的本性是超脱的,没有杂念。旗帜飘扬在空中,好像在飞舞。管弦乐器发出美妙的声音。这些风姿绰约的女子,她们的气质与吴地女子一样。佛教的教义一直流传到今天。赏析:本诗描写的是熙宁元年(1067年)八月,诗人经过广爱寺,看到三学演师正在表演杨惠之塑的宝山、朱瑶画的文殊、普贤等佛像。这首诗通过写景和对佛像的观察,表达了诗人对宗教艺术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