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听猿吟,如何恨更深。
每因多病日,减却少年心。
冻鹤连岩雪,愁人半夜砧。
故园阻兵革,消息遣谁寻。
【注释】
秋夕:秋天的傍晚。
又:还,还是。
听猿:听那山中传来的猿猴叫声。
恨:恨意。
多病:身体有病。
减却:减少。
少年心:年轻的心。
冻鹤连岩雪:形容鹤在雪中的寒冷景色。
愁人:使人忧愁的人。
砧:古代捣衣石上用来击打衣物的工具。
故园阻兵革:家乡受到战乱阻隔。
消息:音信。
【赏析】
这是一首写客中怀乡之情的七言绝句。诗的前两联描写诗人在异乡听到猿声时所感受到的哀愁;后两联写诗人因战事阻隔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苦闷。
前两句“又是听猿吟,如何恨更深”,写自己听到猿声更觉凄清而愁情倍增。猿啼本是令人产生悲凉情绪的声音,这里说“又是听”,则表明这声音已经听过多次了,而且每次都会引起自己的无限惆怅和悲哀。“恨”字是全诗的诗眼。“深”字既写出了愁绪的悠远,又写出了愁绪的沉重。
后两句“每因多病日,减却少年心”,“多病日”指因病经常卧床不起的日子,“少年心”指年轻时候的心气、志向。“减却”即减去,表示减少的意思。“每因”二字点明这种心情不是偶尔才有,而总是有之。“少”字说明“少年心”的程度,“心”字说明“少”的状态。“减却”二字表明诗人由于年岁渐长,身体衰弱,再加上长期的疾病缠身,所以对外界的刺激反应变得迟钝,对世事的感慨也变得淡漠了。
第三联:“冻鹤连岩雪,愁人半夜砧。”这两句是说,在这寒冷的夜晚,鹤被冻得瑟瑟发抖,而诗人自己则因思念亲人而感到愁苦难捱。“冻鹤连岩雪”是实写,而“愁人半夜砧”则是虚写,通过虚写来烘托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一句中,“夜”与“半”两个时间状语修饰“砧”,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凄凉。
最后两句:“故园阻兵革,消息遣谁寻?”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故园”指的是诗人的故乡,“阻兵革”则是指故乡受到战争的破坏或阻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家乡受到战乱的阻隔,无法得到消息,而要想知道家乡的消息又有谁能为我寻找呢?“谁寻”二字既写出了诗人的无奈,也表现出他对家乡亲人的牵挂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秋夕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在异乡听到猿声时所感受到的哀愁,以及因战事阻隔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苦闷。同时,诗歌语言简洁明了,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