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融和,群芳竞拆。
水绿山青,桃红李白。
不是时节因缘,亦非向上奇特。
恁么也不得,不恁么也不得。
此时若不究根源,直待当来问弥勒。
【注释】
偈颂:佛教中的一种诗歌,用韵文形式来表达佛理。
偈:佛教用语,指佛经中的一段文字,用来说明一个道理或一个观念。
颂:佛教用语,指对佛经的赞颂、赞美、歌颂。
二十九首:指佛教中的《九品莲华经》。
其二十六:指《九品莲华经》中的第二十六品。
春色融和:春天的景色和谐美好。
群芳竞拆:百花争艳,竞相开放。
水绿山青:水的清澈碧绿,山的苍翠青绿。
桃红李白:桃花红得像火,李花白得像雪。
不是时节因缘:不是由于时令和缘分。
亦非向上奇特:也不是因为某种超常的境界或奇特的修行。
恁么也不得:既然这样,也没有得到什么。
不恁么也不得:如果不这样,也不能得到什么。
恁么:这里指禅宗中的“如是”,即承认现实的意思。
不恁么:否认现实中的一切。
此时若不究根源:如果在这个时候不去追究事情的根本原因。
直待当来问弥勒:等到未来弥勒佛出现时再问。
【赏析】
这首诗是对禅宗公案“一花开五叶”的诠释。禅宗公案往往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为名,意谓万物之中都包含着佛法,一切法皆是佛法的表现。而“一花开五叶”这一公案则更形象地表达了这种观点。
春天的景色是美好的,百花盛开,但并非由于时节和缘分;也不是由于某种超常的境界或奇特的修行,而是自然而然的。如果在这个时候不去追究事情的根本原因,那么即使到了弥勒佛出现时,也无法得到真正的答案。因此,我们应该承认现实中的一切,不要逃避现实,也不要否认现实。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解佛法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