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疏林下,独知秋气浓。
半生犹是客,昨夜更闻蛩。
吟苦人成癖,年衰自长慵。
终期拂衣去,江上有诸峰。

诗句:默默疏林下,独知秋气浓。

译文:在静静的树林下,我独自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半生都在漂泊中,昨夜更加听到了蟋蟀的鸣叫。由于长时间的吟诗,人变得有些癖好;年纪渐长,人也变得更加懒惰。终于期待有一天能脱下官服,到江上去看那众多的山峰。

注释:

  • 《秋居言怀》:这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和诗人内心情感的七言律诗。
  • 默默:静静地,默默地。
  • 疏林:稀疏的树林。
  • 浓:浓烈,浓厚。
  • 半生:一半的生命,指作者大半的人生。
  • 客:客人,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
  • 昨夜更闻蛩:昨夜又听到蟋蟀的叫声。
  • 吟苦:长时间吟诵,感到痛苦。
  • 成癖:形成一种癖好,这里指对吟诗的爱好。
  • 长慵:长时间懒散。
  • 终期:最终期望。
  • 拂衣去:脱下官服离开,形容退休或辞职。
  • 诸峰:许多山峰,常用来象征山间的风景或是诗人心中的理想境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岁月以及官场生涯的深刻感慨。诗人以“秋居”为题,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自然之中,使诗作充满了浓厚的意境。首句“默默疏林下”,简洁而有力地勾勒出一幅静谧的秋景图,使人仿佛置身于落叶纷飞的林间。随后,诗人通过“独知秋气浓”表达了自己对季节变迁的感受,以及对孤独生活的体验。这种感受不仅体现了对自然变化的敏感性,也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最后两句,“吟苦人成癖,年衰自长慵”,更是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因长时间的吟诗而形成的嗜好,以及因为年岁增长而产生的懒散。这种变化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认识与感悟,透露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和超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也表达了他对人生经历的深刻反思和对未来的憧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