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不恁么,目视云汉,不徇人情。
一向恁么,灰头土面,带水拖泥。
恁么中不恁么,就下平高。
不恁么中却恁么,从空放下。
或有个恁么不恁么,总不管,亦无明,亦无暗,亦不放,亦不收。
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公案的解读,它描述了不同修行境界的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下面是逐句解释:

  1. 一向不恁么,目视云汉,不徇人情。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一直保持这种状态的人,眼神直视着天空,不受世俗情感的影响。”恁么”是一种禅宗用语,表示某种状态或者行为。”不恁么”则是指保持一种不随波逐流、不为世俗所动的状态。”目视云汉”比喻他们目光如炬,能够洞察世事,不受外界干扰。

  2. 一向恁么,灰头土面,带水拖泥。
    这句诗描述了另一种修行境界的人,他们的行为举止显得非常世俗,甚至有些滑稽可笑,就像是带着泥沙一样不整洁。”灰头土面”形容人的形象脏乱不堪,而”带水拖泥”则意味着他们的行为也显得混乱无章。

  3. 恁么中不恁么,就下平高。
    这句诗是在说,如果一个人能够在修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外物所影响,那么他的境界就会更高远。这里的”就下平高”是指超越世俗的境界,达到更高的精神层次。

  4. 不恁么中却恁么,从空放下。
    这句诗是在讲,即使一个人在修行中没有完全做到不随波逐流,但是只要他能从内心放下一切,也能达到很高的境界。这里的”从空放下”是指放下内心的执着和偏见,以一颗平等、清净的心去面对世界。

  5. 或有个恁么不恁么,总不管,亦无明,亦无暗,亦不放,亦不收。
    这句诗是在描述一种特殊的修行境界,这种人既不是完全随波逐流,也不是完全不受影响,而是在两者之间找到了平衡。这样的人既不被世俗所困扰,也不会迷失方向,他们的心就像一片明镜,既没有光明也没有黑暗,既不被任何东西束缚,也不被任何东西吸引。

  6. 到头霜夜月,任运落前溪。
    最后一句诗是在描绘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逍遥的境界。就像霜夜中的月光一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自由自在地存在。这里”任运”指的是顺应自然,不受任何约束。而”落前溪”则是形容月亮静静地落在小溪里,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超然物外、自在逍遥的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