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无向背,至理绝言诠。
迥出三乘,高超十地。
万法不到处,特地光辉。
生佛未分时,灵光独耀。
不落闻见,不随色声。
直下无一丝毫头,遍界全彰奇特事。
直饶棒头取证,喝下承当,犹是曲为今时。
更或光境俱忘,契心平等,毕竟亦非的旨。
向上一路,千圣不传。
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理绝,事绝,行绝,照绝,用绝,权绝,实绝,直似倚天长剑,凛凛神威,铁牛之机,牢笼不住。
今日幸对明眼人前,不敢被盖囊藏。
八字打开去也,耀古腾今活鱍鱍,大千沙界露全身。
这首诗是一首禅宗诗,主要讲述了禅宗的修行理念和修行方法。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大道无向背,至理绝言诠。
释义:大道没有方向,至理无需用言语来诠释。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禅宗的直接性和直观性,认为大道和至理都是超越语言和概念的,只有通过直接的体验和领悟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认识。迥出三乘,高超十地。
释义:超越了三乘的教义和十地的境界。
赏析:这句话表明了作者在修行过程中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超越了传统的佛教教义和修行方法,达到了更高的境界。万法不到处,特地光辉。
释义:所有的法都无法到达的地方,都有独特的光辉。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禅宗的“一切皆空”的观念,认为所有的现象都是暂时的、虚幻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同时,这也体现了禅宗的慈悲心,认为即使是那些无法理解的人或事物,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生佛未分时,灵光独耀。
释义:在生与佛还未分开的时候,灵光独自闪耀。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禅宗的“一念起,万念生”的观念,认为生与佛、善与恶、美与丑等都是相对的,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同时,这也反映了禅宗的平等观念,认为所有的众生都有佛性,只要能够觉悟,就能够成佛。不落闻见,不随色声。
释义:不依赖于听闻和视觉,不随着声音和色彩。
赏析:这句话体现了禅宗的“不立文字”的观念,认为语言文字都是表相,不能真正传达真理。同时,这也反映了禅宗的内观修行方式,要求修行者通过内心的觉察和体验来达到对真理的认识。直下无一丝毫头,遍界全彰奇特事。
释义:直下就是直指人心,没有任何一点疑惑。遍界就是遍满宇宙,展现出许多奇妙的事情。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禅宗的直接性和普遍性,认为真理就在每个人心中,可以通过直指人心来获得。同时,这也体现了禅宗的包容性和广泛性,认为真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直饶棒头取证,喝下承当,犹是曲为今时。
释义:即使有了证据(棒头),也要喝下(承认)承担责任,但仍然是为了今天的需要。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禅宗的灵活性和实用性,认为虽然真理是不变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处理问题。同时,这也体现了禅宗的慈悲心,认为即使是那些犯错的人,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更或光境俱忘,契心平等,毕竟亦非的旨。
释义:或者光境都忘记,契合心性平等,终究不是真正的旨归。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禅宗的无常观念,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瞬息万变的,没有永恒不变的东西。同时,这也反映了禅宗的平等观念,认为所有的众生都有佛性,只要能够觉悟,就能够成佛。向上一路,千圣不传。
释义:只有一条路可以通向觉悟,这是一千年来都没有人能够传承下来的。
赏析:这句话强调了禅宗的独特性和难以企及的高度,认为觉悟的道路是非常艰难和艰难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行和领悟才能达到。学者劳形,如猿捉影。
释义:学习佛法的人会非常劳累,就像是猿猴在捉影子一样。
赏析:这句话描绘了学习佛法的艰辛和困难,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学习佛法的理解和感受。理绝,事绝,行绝,照绝,用绝,权绝,实绝,直似倚天长剑,凛凛神威,铁牛之机,牢笼不住。
释义:道理断绝,事务断绝,行为断绝,照耀断绝,使用断绝,权势断绝,实际断绝,就像倚天长剑一样锋利,凛冽的神威,像铁牛一样坚固,却始终无法被完全控制。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禅宗的“四绝”观念,即道理、事务、行为、照耀都断绝了,但仍有一丝力量是无法完全控制的,这就是禅宗所追求的自由和解脱。今日幸对明眼人前,不敢被盖囊藏。
释义:今天有幸面对明眼人(指理解佛法的人),不敢把佛法藏在被子里。
赏析: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法的谦逊和敬畏之心。他认为自己所学的佛法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同时,这也表达了他对佛法的热爱和尊重,认为佛法是一种非常珍贵和难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