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人着色又扣声,岂解圆音不可听。
自古迄今宣不断,到家方觉少知音。

【注释】

痴人:指那些迷恋于声色的人。着色,迷恋于声色;扣声,迷恋于声音。圆音不可听:佛教语,意谓佛经所传之道,是圆满的、无瑕的,非口耳相传所能完全领悟。宣不断:佛教语,意谓佛经之教义,如江河之流水,永续不绝,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到家,佛家语,指悟得佛理。少知音:佛教语,指有缘之人。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对杜鹃花“不问春归谁得见”这一特点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感慨和不平之气,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珍爱的感情。

前两句“痴人着色又扣声,岂解圆音不可听”,以比喻的手法,描绘出杜鹃鸟那悦耳动听的鸣叫。痴人,喻指那些被声色迷住而不知返的人们。着色,即迷恋于声色之中。扣声,亦作“扣弦”,指弹奏乐器。圆音不可听,指佛法无边,无法用语言来表达清楚,只能通过修行来领悟。后两句“自古迄今宣不断,到家方觉少知音”,则进一步指出了佛法传承的绵延与久远,只有真正悟到佛法真谛的人才能成为佛法的传承者。

这首诗运用了比兴、夸张的手法,将杜鹃花的鸣叫与佛法的传播相提并论,表达了作者对佛法传承的珍视之情。同时,诗歌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意味——只有真正悟道的人才能真正理解佛法的价值与意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