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非相亦非名,达本忘情不见人。
孤月全收无意识,桂轮独耀绝纤尘。
三祇一念汤消雪,万行须臾火烁冰。
到此何劳声色问,共君本自镜圆明。
若将铜器作天真,背黑面青赚学人。
本性如空含万物,妙明寂照岂容尘。
山河石壁三春雾,空色全彰六月冰。
智自圆明非我所,不拘日月定光明。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杨维桢的作品,名为《大圆智镜》。
注释:
- 普庵非相亦非名: 普庵,即普庵禅师。非相,即非有形象;非名,即非有名称。
- 达本忘情不见人: 意指通过修习达到心无杂念的境界,从而超越世俗情感的束缚。
- 孤月全收无意识: 孤月,形容月亮高悬,独自照耀。无意识,意指超脱一切欲望。
- 桂轮独耀绝纤尘: 桂轮,象征光明和纯洁。独耀,意为独自闪耀。绝纤尘,意味着没有世俗的纷扰。
- 三祇一念汤消雪: 三祇,古代计时单位,一天一夜等于三祇。一念,即一瞬间。汤消雪,形容消除一切障碍。
- 万行须臾火烁冰: 万行,比喻众多的烦恼或业障。须臾,即片刻之间。火烁冰,形容迅速消融一切。
- 到此何劳声色问: 到这里,已经达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状态。何劳,无需。声色问,指不需要借助言语和声音来寻求解答。
- 共君本自镜圆明: 君,这里是指修行者自己。本自,指本来的样子。镜圆明,形容心境如明镜般清澈、圆满。
- 若将铜器作天真: 若将,假如。铜器,比喻世俗之物。作为,当作。天真,指纯真自然。
- 背黑面青赚学人: 背黑面,形容面容黝黑,不施脂粉。挣学人,指那些追求学问的人。
- 本性如空含万物: 本性,指人的天性。空,比喻清净无染。含,包含。万物,指所有事物。
- 妙明寂照岂容尘: 妙明,形容智慧非常明亮。寂照,寂静光明地照见。岂容尘,意指不被世俗污染。
- 山河石壁三春雾: 山河,指大自然的山水景观。石壁,指坚硬的岩石。三春雾,形容四季常新的景象。
- 空色全彰六月冰: 空色,指虚空中的色相。全彰,全部显露出来。六月冰,形容极其寒冷的景象。
- 智自圆明非我所: 智自,指内心的智慧。圆明,形容智慧圆满明亮。非我所,意指不是我所执着的东西。
- 不拘日月定光明: 不拘,不受拘束。日月,比喻时间或空间。定光明,形容恒定不变的光明。
赏析: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言表达了修行者的心性境界,描绘了一幅内心世界与外在宇宙和谐统一的画面。诗中运用了许多佛教意象,如“孤月”、“桂轮”、“三祇”、“一念”、“万行”等,以及“达本忘情”、“妙明寂照”等表达禅宗思想的概念。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修行者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内在智慧的领悟。诗句间流露出一股超然物外的禅意,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和对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