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思业显,雷奔闪电。
怕怖天地,投谁发愿。
百千刀轮,火车掣电。
一刹那间,魂识消散。
动经尘劫,业无所间。
岂比世间,公牵私绊。
哀哉众生,尚贪吃饭。
若还思死,火急难辨。
五千教典,秘言无限。
只为愚心,习气深惯。
己化闻经,己身无难。
一人了达,与众除患。
不劝不善,恶不消散。
若闻其声,何忍食由。
若见众生,死当助哭。
身衣口食,难心自足。
直至到死,神识缠逐。
随念往生,定入毛畜。
心不念佛,镇在牢狱。
心若念善,□□□□。
善果善因,笙筝笙竹。
不曾捻种,遍地野菊。
耕田得禾,耕畬得粟。
乐善天堂,造恶地狱。
善恶无差,由心直曲。
信佛拜泥,转转昏迷。
信神烧纸,自损谷皮。
信经读字,不干心事。
信道行淫,只瞒自心。
信善贪财,到死也呆。
信福杀盗,不久恶报。
这首诗是一首佛教诗歌,主要表达了佛教教义中的业力、轮回和修行的观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普庵家宝
心思业显,雷奔闪电。
怕怖天地,投谁发愿。
百千刀轮,火车掣电。
一刹那间,魂识消散。
动经尘劫,业无所间。
岂比世间,公牵私绊。
哀哉众生,尚贪吃饭。
若还思死,火急难辨。
注释:普庵家宝是指一个修行者或者佛教徒。心思业显,雷奔闪电比喻修行者的心境如同雷电一般,充满了业力和烦恼。怕怖天地,投谁发愿表示修行者害怕面对世界的苦难和诱惑,不知道应该向谁求助发愿。百千刀轮,火车掣电比喻修行者的烦恼如同无数刀轮和电掣般纷至沓来,令人无法抵挡。一刹那间,魂识消散表示在短暂的瞬间,修行者的烦恼就会消散无踪。动经尘劫,业无所间表示在漫长的轮回中,修行者的业障始终存在,没有解脱的机会。岂比世间,公牵私绊表示与世人相比,修行者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和真相,不被世俗所迷惑。哀哉众生,尚贪吃饭表示众生都在追求欲望和享受,而忘记了修行的重要性。若还思死,火急难辨表示如果修行者还在思考死亡的问题,那么他就很难找到解决之道。
译文:心思业显,雷奔闪电。
怕怖天地,投谁发愿。
百千刀轮,火车掣电。
一刹那间,魂识消散。
动经尘劫,业无所间。
岂比世间,公牵私绊。
哀哉众生,尚贪吃饭。
若还思死,火急难辨。
赏析:这首诗以佛教的业力观为思想基础,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对世界的理解。诗中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深刻的思考。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佛教的慈悲观念和对众生的关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