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唯心唯佛解,万法唯识更谁知。
迷悟本无权立化,恰如黄叶止儿啼。
涅槃生死犹如梦,十圣三贤是阿谁。
有物先天无相貌,言诠不及体阿弥。
祇这阿弥是汝心,不劳逐相外边寻。
三僧祇劫随时立,心心心即是如今。
诗句释义与注释:
- 偈颂三十首 其三
- 这句诗表达了对佛性、万法的深刻理解。
- 三界唯心唯佛解,万法唯识更谁知。
- “三界”指佛教中的空间概念,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 “唯心”和“唯佛解”指的是所有现象都是心所显现,而佛是一切真理的最终解释者。
- “万法唯识”强调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认识或意识。
- 迷悟本无权立化,恰如黄叶止儿啼。
- “迷悟”是指迷惑和开悟。
- “权立化”意味着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会以某种方式行动或表现。
- “黄叶止儿啼”形容自然现象,黄叶落下时停止了鸟的啼声,象征着事物的变化和无常。
- 涅槃生死犹如梦,十圣三贤是阿谁。
- “涅槃”是指达到最终的解脱状态。
- “生死犹如梦”比喻生命的短暂和虚幻。
- “十圣三贤”通常指历史上著名的圣人或贤人。
- 这里可能是在询问这些人物的真正身份和地位。
- 有物先天无相貌,言诠不及体阿弥。
- “有物先天”可能指的是某种超越物质的存在。
- “无相貌”意味着这种存在没有固定的形态。
- “言诠不及体阿弥”表示用言语描述这种存在是远远不够的,它超越了语言和认知的范围。
- 祇这阿弥是汝心,不劳逐相外边寻。
- “阿弥”在此句中指代一种超越的认知或存在。
- “汝心”指的是个人的内心世界。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种超越的存在其实已经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了,不需要在外面去寻找。
- 三僧祇劫随时立,心心心即是如今。
- “三僧祇劫”是一个佛教术语,用来计量劫数,大约等于40万亿年。
- “随时立”意味着根据不同的情况或时代来设立标准或规则。
- “心心心即是如今”强调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是现在的真实状态,不需要外求。
-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认知。诗人通过对“心”、“三界”、“万法”、“涅槃”、“生死”、“言诠”等词汇的运用,揭示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一切都是心灵的产物,而真正的智慧在于洞察这些本质。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不要被外在的事物所迷惑,而是要回归内心,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