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唯心唯佛解,万法唯识更谁知。
迷悟本无权立化,恰如黄叶止儿啼。
涅槃生死犹如梦,十圣三贤是阿谁。
有物先天无相貌,言诠不及体阿弥。
祇这阿弥是汝心,不劳逐相外边寻。
三僧祇劫随时立,心心心即是如今。

诗句释义与注释:

  1. 偈颂三十首 其三
  • 这句诗表达了对佛性、万法的深刻理解。
  1. 三界唯心唯佛解,万法唯识更谁知。
  • “三界”指佛教中的空间概念,即欲界、色界、无色界。
  • “唯心”和“唯佛解”指的是所有现象都是心所显现,而佛是一切真理的最终解释者。
  • “万法唯识”强调一切事物的存在都依赖于认识或意识。
  1. 迷悟本无权立化,恰如黄叶止儿啼。
  • “迷悟”是指迷惑和开悟。
  • “权立化”意味着在特定的条件下,人们会以某种方式行动或表现。
  • “黄叶止儿啼”形容自然现象,黄叶落下时停止了鸟的啼声,象征着事物的变化和无常。
  1. 涅槃生死犹如梦,十圣三贤是阿谁。
  • “涅槃”是指达到最终的解脱状态。
  • “生死犹如梦”比喻生命的短暂和虚幻。
  • “十圣三贤”通常指历史上著名的圣人或贤人。
  • 这里可能是在询问这些人物的真正身份和地位。
  1. 有物先天无相貌,言诠不及体阿弥。
  • “有物先天”可能指的是某种超越物质的存在。
  • “无相貌”意味着这种存在没有固定的形态。
  • “言诠不及体阿弥”表示用言语描述这种存在是远远不够的,它超越了语言和认知的范围。
  1. 祇这阿弥是汝心,不劳逐相外边寻。
  • “阿弥”在此句中指代一种超越的认知或存在。
  • “汝心”指的是个人的内心世界。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这种超越的存在其实已经在每个人的内心之中了,不需要在外面去寻找。
  1. 三僧祇劫随时立,心心心即是如今。
  • “三僧祇劫”是一个佛教术语,用来计量劫数,大约等于40万亿年。
  • “随时立”意味着根据不同的情况或时代来设立标准或规则。
  • “心心心即是如今”强调内心的体验和感受是现在的真实状态,不需要外求。
  1.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学思考,传达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认知。诗人通过对“心”、“三界”、“万法”、“涅槃”、“生死”、“言诠”等词汇的运用,揭示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一切都是心灵的产物,而真正的智慧在于洞察这些本质。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不要被外在的事物所迷惑,而是要回归内心,认识到自己的真实本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