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老明禅,入理深渊。
文殊为体,妙用普贤。
凤山得旨,妙契南源。
三株树下,坐断云烟。
金刚作眼,鼻孔辽天。
言谈讽咏,草木皆鲜。
钦风久矣,偶睹惠然。
如天甘露,沃我心田。
希有希有,世外金仙。
老婆心切,示我窥鞭。
自知本有,久被尘缠。
普光明殿,海印俱全。
弥勒阁中,了了何言。
常在不欠,触目无边。
一毫头上,妙绝偏圆。
含融法界,本体现前。
这首诗是一首偈颂,描述了一位僧人在佛学上的修行和领悟。下面是逐句的释义:
- 显老明禅,入理深渊
- 显老:指显露出真正的智慧和修为。
- 明禅:表明对佛教禅修的深刻理解。
- 入理深渊:深入到佛法的根本道理之中。
- 文殊为体,妙用普贤
- 文殊:古印度佛教中的大智圣者,代表智慧。
- 妙用普贤:表示佛法中的智慧与慈悲并重。
- 凤山得旨,妙契南源
- 凤山:比喻佛法的高深莫测。
- 得旨:得到了佛法的真谛或启示。
- 妙契南源:巧妙地符合了佛法的根本原理。
- 三株树下,坐断云烟
- 三株树:可能指的是菩提树下,是修行者打坐的地方。
- 坐断云烟:形容其修行达到了极高的境界,能影响周围的云烟。
- 金刚作眼,鼻孔辽天
- 金刚:佛教中的金刚力士,象征坚固不摧。
- 作眼:作为观察世间一切的洞察力。
- 鼻孔辽天:形容心境宽广,不受世俗纷扰。
- 言谈讽咏,草木皆鲜
- 言谈讽咏:指通过言语和诗歌来表达对佛法的理解。
- 草木皆鲜:比喻佛法如同新鲜的食物一样,给人带来清新的感觉。
- 钦风久矣,偶睹惠然
- 钦风:敬仰佛法的氛围。
- 久矣:很长时间了。
- 偶睹惠然:偶然遇到了佛法的恩赐。
- 如天甘露,沃我心田
- 如天甘露:比喻佛法如同甘甜的雨水,滋润着心灵。
- 沃我心田:灌溉了我的内心世界。
- 希有希有,世外金仙
- 希有:难得,稀有。
- 世外金仙:形容这位僧人已经达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像是金仙一般。
- 老婆心切,示我窥鞭
- 老婆心切:比喻佛法的普及和传播。
- 示我窥鞭:给我展示了佛法的精髓,如同鞭子一样直击要害。
- 自知本有,久被尘缠
- 自知本有:意识到自己本来就拥有佛法的智慧。
- 久被尘缠:长时间被世俗的烦恼所困扰。
- 普光明殿,海印俱全
- 普明:普遍明亮。
- 光殿:明亮的殿堂。
- 海印:佛教中的大海之印,代表着佛法的广大无边。
- 弥勒阁中,了了何言
- 弥勒:未来佛弥勒菩萨。
- 阁中:佛教寺院中的藏书阁。
- 了了何言:这里的意思是不需要多说什么,因为佛法的道理已经明明白白地写在了经文中。
- 常在不欠,触目无边
- 常在:总是在。
- 不欠:没有欠缺。
- 触目无边:眼前的景象无边无际。
- 一毫头上,妙绝偏圆
- 一毫头:极小的一部分。
- 妙绝偏圆:形容非常精妙,没有瑕疵。
- 含融法界,本体现前
- 含融:包容融合。
- 法界:佛教中的法界概念,指宇宙万物。
- 本体现前:意味着佛法的本质就在前面,即现在。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的修行过程和境界,表达了对佛法的深刻理解和领悟。诗句简洁而富有哲理,充满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哲学意味。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将佛法的高深莫测、广大无边和精妙绝伦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不仅表达了对佛法的赞美和敬仰,也传达了对修行者内心的触动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