鹭鹚立雪非同色,镜里色空谁间隔。
不是青黄黑白红,上下东西及南北。

【赏析】

此诗为《颂十玄谈》之三,咏“一色”,取喻于“鹭鸶立雪”之不同色,以“镜里色空谁间隔”作结。首二句用比喻写景,后两句是议论。全诗构思新颖,富有理趣。

“鹭鹚立雪非同色,镜里色空谁间隔。”

首句说,鹭鸶站立在雪地上的白色与其它颜色不同,但它们都是白色;第二句说,镜子里的白色也与现实生活的白色不同,但镜子中的白也是现实的白,因此镜子中的白色也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白色,而镜子中的白色与现实的白色并无间隔。

【注释】

颂:赞颂、歌颂。十玄:指佛教语中对各种现象分类归纳的方法。这里指佛教语中所说的十种因缘和合关系:因缘生法、因缘增法、因缘灭法、因缘离法、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灭法、因缘所离法、因缘所生分、因缘所灭分、因缘所离分。

【译文】

白色的鹭鸶站立在大雪之中,它的颜色并不是与众不同;镜子里面的白色,也是现实世界中的白色,而镜子里的白色和现实世界中的白色并无间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颂扬佛教“十玄谈”的一种方式。所谓“十玄谈”,即指佛家所说的十种现象(因缘生法、因缘增法、因缘灭法、因缘离法、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灭法、因缘所离法、因缘所生分、因缘所灭分、因缘所离分)及其种种关系(因缘生分有四种:异类相应、同类相违、异类相违、同异相违),是佛家用以说明世间万象的缘起性的一种方法。

本诗以“一色”为题,旨在赞美“一色”。所谓“一色”,就是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具有相同的本质——即佛家所谓的“色空”。诗人认为鹭鸶站在雪地之上,其颜色虽然不是青黄紫赤黑棕等世间万物的色彩,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所以它立雪之色并不不同于他物。同时,诗人认为镜中之物,虽与镜外之物不同,但其本质却是相同的,所以镜中之色并不不同于现实中之色。诗人通过鹭鸶立雪与镜中之色的对比,来表达“一色”这一主题。

诗人以鹭鸶立雪为例,巧妙地将鹭鸶立雪与镜中之色相提并论,并进一步以镜中的之色与现实中之色相比较,来突出鹭鸶立雪之色与镜中之色之间的差异,从而强调了“一色”的主题。这种比较手法,既具有形象感,又具有哲理感,能够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领悟到佛家关于现象界的种种观念。

这首诗的意境十分优美。诗中所描绘的鹭鸶立雪与镜中之色的画面,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诗人善于运用比喻,使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如“鹭鹚立雪非同色”这句诗,诗人用“非同”二字来形容鹭鸶立雪与镜中之色的不同,既表现了鹭鸶立雪之色的独特性,又使读者能够理解鹭鸶立雪与镜中之色之间的差异。

这首诗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高度。它不仅在意境上独具匠心,而且在语言上也颇具匠心。诗人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诗歌的形象更加丰满,使诗歌的内涵更加深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